《曾耆英见过题赠六言四首·其三》全文
- 注释
- 衣敝:衣物破旧。
羞:感到羞耻。
狐貉:狐狸和貉子,这里比喻贫穷的人。
气华:气质风采。
诗书:读书。
穷通:困厄和顺利。
故:本来。
有命:命中注定。
天也:天意。
岂:难道。
人力:人力所能。
欤:语气助词,表疑问或反问。
- 翻译
- 即使衣物破旧也不以与狐狸貉子为耻,因为精神风貌全在读书中体现。
人生的困厄和顺利原本就是命中注定,这难道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吗?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曾耆英见过题赠六言四首》中的第三首。赵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曾耆英的赞赏和对人生境遇的看法。
"衣敝不羞狐貉",这里的"衣敝"指的是衣物破旧,"狐貉"则是指贵重的皮毛衣物,诗人赞美曾耆英即使生活简朴,穿着破旧也不以此为耻,显示出他的品格高尚,不以物质贫寒而自惭形秽。
"气华正在诗书","气华"形容人的气质风采,"诗书"则代表学问修养,诗人进一步称赞曾耆英的内在气质源于丰富的学识,他通过读书涵养出的才情和精神风貌令人敬佩。
"穷通故是有命,天也岂人力欤",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顺逆的认识,他认为人生的困厄或显达都是命中注定的,而非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这是一种宿命论的观点,但也反映出他对命运的坦然接受和对人生态度的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扬了曾耆英的高尚品质和学识修养,同时也传达了一种顺应天命的人生哲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王夜宴行
玉漏沈沈寒夜永,瑶阶月转梧桐影。
重门深锁寂无人,醉倚银屏呼不醒。
茜裙六幅拖朝霞,飞云髻稳盘双雅。
一生偏得君王意,笑酬新宠弹琵琶。
娇小不禁弦索滑,肠欲断时轻一抹。
半遮粉面回春波,等閒忘却龙香拨。
欢娱未毕北兵来,三十六宫如死灰。
茅茨老死定谁问,纷纷哀乐长相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