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亥杂诗·其二五五》
《己亥杂诗·其二五五》全文
清 / 龚自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凤泊鸾飘别有愁,三生花草梦苏州。

儿家门巷斜阳改,输与船娘住虎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儿家(ér jiā)的意思:指儿童或年轻人家庭中的人。

虎丘(hǔ qiū)的意思:虎丘是一个表示人物勇猛、威武的成语,形容人的气概像虎一样威武雄壮。

花草(huā cǎo)的意思:指花草植物,泛指自然界中的植物。

家门(jiā mén)的意思:指家庭、家族门户,泛指家庭或家族的利益和荣誉。

门巷(mén xiàng)的意思:指小巷、背街小巷,也用来形容狭窄的地方。

三生(sān shēng)的意思:指的是三世轮回或者三次生命。

生花(shēng huā)的意思:形容文笔或才华出众,使文字或言辞生动有趣。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凤泊鸾飘(fèng bó luán piāo)的意思: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别后的画面,以凤凰和鸾鸟的意象象征主人公的飘零之感和深深的愁绪。"凤泊鸾飘别有愁",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情感的波动。接着,诗人将梦境寄托在苏州,尤其是对苏州园林的向往,暗示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现实的落差。

"儿家门巷斜阳改",通过夕阳西下,暗示时光流转,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和旧日生活的怀念。最后一句"输与船娘住虎丘"则透露出一种失落的情绪,诗人似乎在说,连船娘都能在虎丘这样的名胜之地安居,而自己却无法如愿,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羡慕。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作者介绍
龚自珍

龚自珍
朝代:清   籍贯:27岁中举   生辰: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猜你喜欢

饮王参军甘泉亭大书吐诗二字

舞鹤楼前一带霞,飞飞点缀李白衙。

簿书曳白何所试,莫是酸者皱之字。

不曰余方有公事,昨日去判桃源仙。

庄客横矛拍我肩,归来径过参军前。

相邀酌酒赋甘泉,墨浓杯深意悬悬。

我但能酌不能赋,酒出酒入不成句。

入浸骚肠出作诗,甘泉何如我一吐。

甘泉流处风不怒,湲湲潺潺抽微雨。

点滴入唇婴之乳,参军犹谓此乃我法衔勒渡。

参军已筑洗兵亭,可但恃此炎秋露。

君不见桃源判仙俗吏吐,此夜万壑齐奔赴。

草玄先生酌一杯,洗尽墨花白如故。

三峡瞿塘何足数,石门百丈之瀑布。

癖山太守搜出人惊惧,可以灌溉三千大千世界硗瘠斜崎路,又谁谓风雅之道不可以疗痼。

(0)

送邑令倪老师之任吉安郡丞

分符百里七年馀,咫尺台衡席尽虚。

仙令但飞云外舄,君王休问箧中书。

棠阴两地山留凤,鉴水环溪壁有鱼。

莫向风尘嗟薄宦,主恩佐郡未曾疏。

(0)

寄李太史文长

名家经术世相同,作赋还推大国工。

骏骨已看收冀北,莼鲈休更念江东。

卿云夜映千门月,綵笔春题万丈虹。

自昔侍臣多荐引,莫教前代数杨雄。

(0)

杂诗十九首·其十五

海风吹腥膻,秽气满原野。

行子寒无衣,夜宿长城下。

胡笳不断哀,听之泪盈把。

战气夺九边,空嗟俦侣寡。

(0)

艳歌行

春风逶迤百花香,绿草当阶柳色黄。

燕子沾泥落绮窗,中庭起视明月光。

茕茕贱妾守空房。

东家机杼声何长,令妾闻之心彷徨。

怨彼良人阻一方,来鸿去雁杳相望。

君下洞庭泛潇湘,妾独何辜限河梁。

妾欲为君理新妆,巧鬓羞栖双凤皇。

妾欲为君整衣裳,锦被那堪绣鸳鸯。

忆君与妾各参商,羽翼当乖何茫茫,安得天路共翱翔。

(0)

感张平子四愁诗而有作

我所思兮桂林幽,南望潇潇湘水流。

路远莫致北鸿悠,东望西望思日浮。

侧身沾涕安能已,不可如何今若此。

处困而亨惟君子,于石于藜非由尔。

高歌击节岂徒然,酸风苦调先秋传。

男儿际遇逢天蹇,刻意孤行耻世怜。

似叶身轻疑一羽,云霄眼外留终古。

人生少百漫千忧,五噫空劳续四愁。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