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调笙(diào shēng)的意思:指调整笙的音调,比喻改变言行以适应环境。
刚明(gāng míng)的意思:刚正明亮,指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
寒生(hán shēng)的意思:指艰苦的环境中生活,形容人在贫苦困难的条件下长大。
红炉(hóng lú)的意思:指火烧得红红的炉子,比喻炼狱般的痛苦和折磨。
帘旌(lián jīng)的意思:指帷幕和旌旗,常用来形容场面盛大、气势磅礴。
笼袖(lóng xiù)的意思:形容人物的衣袖宽大而长,束缚行动。
梅影(méi yǐng)的意思:指梅花的影子,比喻人的事业或名声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印象。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兽焰(shòu yàn)的意思:指猛兽的烈火,比喻凶猛的敌人或强大的势力。
丝丝(sī sī)的意思:细小的线或丝,形容微小细碎的事物。
兔魄(tù pò)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虚弱无力,没有精神。
小坐(xiǎo zuò)的意思:短暂地坐下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银字(yín zì)的意思:银字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指的是以银为主要材料制作的字。
- 鉴赏
这首清代赵庆熹的《行香子·冬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温馨的冬夜画面。开篇“下了帘旌,掩了灯屏”,营造出一种深宅静院的氛围,暗示主人公在夜晚独自享受宁静。接着,“拥红炉、小坐调笙”,炉火炽热,笙音悠扬,透露出一丝暖意和闲适。
“十三银字,一一春莺”运用了比喻,将乐曲的音符比作春天的黄莺,生动地表现出音乐的婉转动人。随后,“看天如水、人如玉、月如冰”,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的映衬,展现出冬夜的清澈与人的纯洁之美。
“兔魄刚明,兽焰初停”描绘月光皎洁,炉火渐息,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接下来,“满窗儿梅影低横”,窗外梅花的影子斜斜地映在窗上,增添了冬夜的诗意。风吹过,带来一丝丝寒意,“笼袖寒生”,让人感受到冬夜的凉意。
最后,“正烛三枝,香三炷,漏三更”,以时间的流逝,暗示夜已深沉,但主人公仍沉浸在这份静谧与温暖中。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的静美,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品味和对冬夜的独特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