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老见访留坐具而去戏作一绝调之》
《元老见访留坐具而去戏作一绝调之》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石霜旧夺裴休笏,坐具只今自留

留放书房还会否,受降曾不费戈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ánlǎojiàn访fǎngliúzuòérzuòjuétiáozhī
sòng / zhé

shíshuāngjiùduópéixiūzuòzhījīnjūnliú

liúfàngshūfángháihuìfǒushòujiàngcéngfèimáo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戈矛(gē máo)的意思:指戈和矛,泛指古代兵器,也用来比喻战争或军事力量。

还会(hái huì)的意思:还会是一个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意为“再会”、“以后见面”或者“有机会再见”。

留放(liú fàng)的意思:留存或保留

受降(shòu xiáng)的意思:接受敌方投降或认输。

书房(shū fáng)的意思:指读书、学习的地方。

只今(zhī jīn)的意思:此刻,现在

自留(zì liú)的意思:指自己保留、留下。

坐具(zuò jù)的意思:坐具指的是供人坐的家具,用来形容地位高、官职重的人。

注释
石霜:指石霜寺,唐代著名禅林。
裴休:唐朝宰相,与禅宗有深厚关系。
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狭长板子,用以记事或显示身份。
书房:指读书学习的地方。
受降:接受敌方投降。
戈矛:古代兵器,象征战争。
翻译
石霜寺的旧物曾让裴休为之惊叹,那把笏板如今你独自留存。
书房中的座位,你还打算保留它吗?接受投降时,并未动用武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述了一位元老来访的情景。诗人提到“石霜旧夺裴休笏”,暗示这位元老可能身份显赫,如同裴休那样曾拥有过珍贵的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玉板)。接着,诗人说书房中的坐具被元老留下,流露出对元老来访的荣幸和对坐具被借用的调侃。

“留放书房还会否”一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元老是否会再来坐坐的好奇与期待。最后,诗人以“受降曾不费戈矛”来比喻元老的威望和影响力,暗示他的到来无需动用武力,仅凭人格魅力就能使人折服。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庄于谐,展现了苏辙在诗中既能表达敬意又能展现个人机智的特点。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太液池观荷词四首·其四

等閒未放撷芳船,叶叶花花契静缘。

读遍三唐采莲曲,阿谁不是爱妖妍。

(0)

题董邦达葛洪山八景·其四幽栖寺

有泉落落有山嶙,结个茅庵足养真。

莫怪无端居竺氏,一般都是出尘人。

(0)

延清楼四题·其一春风

习习出深谷,蓬蓬拂远坰。

虽资摇叶发,莫便致花零。

披去十分快,御来五日泠。

独宜石泉侧,益觉入清听。

(0)

内朗室

明暗相循岂有穷,六根六识蕴其中。

蓦逢摩诘还应问,鼓颡花开几度红。

(0)

雨中泛舟·其二

岸转溪村到始知,秧齐绿稻正含滋。

水车罢转茅亭静,便是吴牛意亦嬉。

(0)

鉴远堂

眼底空澄连万顷,鉴原由近远还同。

设徒求远翻忘近,吾恐其间或蔽蒙。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