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收良易,遗经语未终。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长 溪 高 国 楹 从 学 朱 元 晦 宋 /陈 傅 良 洛 学 今 无 恙 ,东 南 属 此 翁 。从 游 虽 已 晚 ,趣 向 竟 谁 同 。一 第 收 良 易 ,遗 经 语 未 终 。归 期 定 何 日 ,我 欲 叩 新 功 。
- 翻译
- 洛阳的学问如今依然兴盛,东南一带都归属于这位老者。
尽管我加入他的门下稍迟,但我们的志趣追求又有什么不同呢?
取得科举及第对他来说轻而易举,传授的经典话语还未说完。
他的归期定在何时?我希望能向他请教新的学问成就。
- 注释
- 洛学:指洛阳的学术风气或学派。
无恙:安然无恙,仍然兴盛。
东南属此翁:这位老者在东南地区有影响力。
从游:跟随学习。
已晚:时间较晚,指加入时已不早。
趣向:志趣和追求。
谁同:与谁相同。
一第:科举考试中的一等成绩。
收良易:轻易获得好成绩。
遗经:遗留下来的经典著作。
语未终:教导的话语还未结束。
归期:返回或退休的日子。
新功:新的学问成就或造诣。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赠送给学生长溪的高国楹,鼓励他跟随朱元晦学习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洛学传统的敬重,认为朱元晦在东南地区继续发扬光大了这一学术流派。诗人虽然加入他们的行列稍晚,但强调了他们志趣相投,共同追求学问。诗人祝愿高国楹通过科举考试顺利,同时也期待他能从朱元晦那里学到更多的遗世之学。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高国楹何时能完成学业、取得新成就的好奇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教于言,体现了古代师徒之间的深厚情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鸭头绿 钱塘怀古 辍耕录卷十四
静中看。
记昔日淮山隐隐,宛若虎踞龙盘。
下樊襄、指挥湘汉,鞭云骑、围绕江干。
势不成三,时当混一,过唐之数不为难。
陈桥驿、孤儿寡妇,久假当还。
挂征帆、龙舟催发,紫宸初卷朝班。
禁庭空、土花晕碧,辇路悄、呵喝声乾。
纵余得西湖风景,花柳亦凋残。
去国三千,游仙一梦,依然天淡夕阳间。
昨宵也、一轮明月,还照临安。
木兰花慢·次唐格齐韵尽交游满眼
次唐格齐韵尽交游满眼,岁寒者,果谁欤。
羡锦绣为心,冰霜作操,仁义*庐。
门前扫清俗轨,自熙然、瓮牖与绳枢记我蓬弧寓情翰墨欢娱。
驱车。
特地致函书。
高义渺江湖。
悄梦断?
鸾,盟深鸥鹭,闲适从渠。
槐阴渐成翠幄,看庭前、莺过引新雏。
岁岁期君一醉,相忘非我非鱼。
满江红 次韵寿雪涧兄
七日新秋,还又记、生申初度。
清梦到、小桥流水,翔蓬深处。
去岁滦京犹望远,今年谈宴知谁与。
想荷翻、翠盖饱凉?
,时掀舞。
何时吸,惊盘露。
何必颂,长明炬。
更何须伊召,何须巢许。
但有金丹消息在,待将铜狄摩挲去。
尽西湖、山水四时佳,宜晴雨。
木兰花慢 寿刘东崖
记当年客里,是今日,奉霞觞。
任厨传荒凉,风林震撼,乐自难量。
别来岁华电走,又都门、我北尔南塘。
我半百年已老,兄多四岁偏强。
玉堂。
满袖惹天香。
凤阁样词章。
看采帖题春,椒盘草颂,蓬矢开张。
金瓯御屏简记,赋□钧、寿域奏明光。
后十五年再见,伴兄绿野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