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裾尧浸缩,断鞅虏氛消。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辨谤(biàn bàng)的意思:辨别真伪,澄清谣言或诬蔑。
刍荛(chú ráo)的意思:指粗浅、肤浅的学问或见识。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公论(gōng lùn)的意思:公开讨论问题,达成共识。
顾眄(gù miǎn)的意思:转头看一眼,形容心思不定或对某人产生好感。
艰难(jiān nán)的意思:形容事情困难,不容易完成。
精忠(jīng zhōng)的意思:形容对国家、君主或事业忠诚、坚定不移的态度。
南迁(nán qiān)的意思:指人们向南方迁徙或迁移。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委质(wěi zhì)的意思:指将质权委托给他人,表示信任、依赖。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引裾(yǐn jū)的意思:指引领、带领。
诸夏(zhū xià)的意思:指各个国家、各个地区。
- 注释
- 委质:交付忠诚,表示献身。
艰难际:困难的时势。
精忠:极尽忠诚。
引裾:引用虞舜故事,表示谦逊。
浸缩:比喻消除、减弱。
断鞅:喻指战胜敌人。
虏氛:敌人的气焰。
顾眄:环顾,关注。
诸夏:泛指中原地区。
风声:影响力,声誉。
南迁:往南迁移。
谤:诽谤。
公论:公众的评价,公正的意见。
刍荛:割草砍柴的人,比喻地位低微的人。
- 翻译
- 在艰难困苦的时刻,我献出忠诚,如同日月昭然。
我像虞舜般谦恭,以消除敌人的威胁。
我的目光关注着整个华夏,一举一动影响着全国。
即使南迁他乡,谣言难辨,公正的评价仍归于平民百姓。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法家刘子翚所作,属于李丞相挽诗三首中的第一首。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忠诚和节操的理解,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持与选择。
"委质艰难际,精忠日月昭"一句,形象地将忠诚比作日月,强调其明亮不变,尽管处于艰难之中,但仍旧光芒四射。"引裾尧浸缩,断鞅虏氛消"则是通过引出古代圣君尧的故事来强化这种坚守原则的情操。
接下来的"顾眄安诸夏,风声动一朝"表达了诗人面对外界变化时保持内心平静与自信,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最后的"南迁谁辨谤,公论付刍荛"则是在表明即使遭遇非议和流言,也无需过多解释,因为时间会证明一切。
整首诗语言古朴,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借鉴,传达了作者对于忠诚不渝、坚守节操的高度评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