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尘尚未浣,已渡向他之。
来如风过林,去若鸟辞枝。
吾欲痛哭汝,恐汝笑吾痴。
一宾偶先去,诸客尽歔唏。
去者固太早,歔者亦何迷。
鞭箠(biān cuī)的意思:指严厉惩治,严加管教。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鸡啼(jī tí)的意思:指黎明时分,鸡鸣声传遍大地,象征新的一天开始。
巨人(jù rén)的意思:指身材高大、力量强大的人,也可比喻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时期卓越的人物。
逆旅(nì lǚ)的意思:逆旅指的是逆流而行的旅途,比喻走上与大多数人不同的道路,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
天明(tiān míng)的意思:指夜晚过去,天快要亮的时候。
痛哭(tòng kū)的意思:痛哭是指由于极度悲伤或痛苦而大声哭泣。
筵宴(yán yàn)的意思:筵宴是指宴会或盛大的宴饮。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有知(yǒu zhī)的意思:有知表示有知识、有见识、有智慧。
朱紫(zhū zǐ)的意思:指君主或贵族的宫殿、官府,也泛指权贵显贵的府邸。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转眼(zhuǎn yǎn)的意思:转眼意为时间过得非常快,形容时间飞逝或事情发生得很快。
这首诗名为《哀殇(其二)》,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诗中描绘了在旅途中投宿他人家中的情景,以及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首句“逆旅投主人,不待卸鞭箠”描述了诗人旅途劳顿,急于投宿,连马鞭和马箠都来不及卸下。接着,“颜尘尚未浣,已渡向他之”则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疲惫与匆忙,连脸上的尘土都来不及洗净就匆匆赶路。
“来如风过林,去若鸟辞枝”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行进的速度之快,如同风吹过树林,又如鸟儿离开树枝,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细鬼胜巨人,量汝必有知”一句,通过对比小鬼与巨人的力量,暗示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离别与哀伤,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理解与尊重。
“吾欲痛哭汝,恐汝笑吾痴”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想为逝者表达深切的哀思,又担心这种情感显得过于愚痴。
“辟彼筵宴时,朱紫栉巾綦”描绘了逝者生前的宴会场景,众人穿着华丽,热闹非凡,与后文的哀伤形成鲜明对比。
“一宾偶先去,诸客尽歔唏”描述了当一位宾客先行离去时,其他宾客的哀叹与惋惜,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共鸣。
“去者固太早,歔者亦何迷”表达了对逝者离世过早的感慨,以及对生者因哀伤而迷惑状态的理解。
最后,“转眼即天明,请君听鸡啼”提醒人们珍惜眼前时光,如同鸡鸣预示着新的一天到来,寓意着生活还要继续,哀伤过后,应向前看。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以及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