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浪淮南接,疏篷岸北留。
有侣同寻醉,无歌可遣愁。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董嗣杲在曹家沙遭遇风阻,与友人朱一夔一同漫步至庐江县的情景。首句"剩浪淮南接"写出了风浪滔滔,似与淮南相连,形象地展现了江面的动荡不安。"疏篷岸北留"则暗示他们被迫滞留在岸边,船篷稀疏,更显孤独。
"联镳入荒市"描绘他们走入荒凉的市集,可能是因为船只无法前行,只能步行寻找暂时的避风之处。"扶杖涉虚洲"进一步描绘出他们在湿漉漉的洲渚上艰难行走,杖藜而行,显得心境落寞。
"有侣同寻醉"表达了在困境中,他们唯有借酒浇愁,寻求片刻的慰藉。然而,"无歌可遣愁"又揭示了内心的愁绪难以排解,即使饮酒也无法完全消除。最后,"风花犹未息,却望隔江舟"以景结情,风中的落花和远处江面上的船只,都成为诗人眼中无法触及的远方,增添了离愁别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逆境中的相依相伴,以及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忧郁。
倦游太史牛马走,作赋先生亦乌有。
杞国天摧只自惊,梁国瓠落知谁要。
青津碧荻寒不枯,园丘紫柰天下无。
嵩南少华梦可到,仙人鸿宝今无书。
霜煎雪逼梅花少,不向春风怨枯槁。
万古乾坤苍狗云,一天风雨黄鸡晓。
君不见世南人间行秘书,撑肠拄腹搜不枯。
眼空千古不留物,更用芸香祛蠹鱼。
又不见王家楼中五百车,锦奁玉轴签红牙。
夜生光怪射东壁,神鬼错愕相惊嗟。
无形之书不复见,有形之书今亦鲜。
吴侬鞭马驰京尘,何曾著眼鸡林人。
弓刀自带封侯相,黄金不博青藜杖。
请翁少待三十年,怕有米家书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