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元美·其二》
《寄元美·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白云何处漫漫,欲寄绨袍蓟北寒。

依旧西山秋色里,知君此日转愁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漫漫(màn màn)的意思:长时间或长距离的、漫长的、无尽的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绨袍(tí páo)的意思:指贫穷,衣着破旧。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云何(yún hé)的意思:用于问询事情的原因或经过。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寄元美(其二)》。诗中以白云、绨袍、蓟北寒、西山秋色为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情感氛围。

首句“白云何处不漫漫”,以白云的广阔无垠象征着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无论白云飘向何方,思念都随之蔓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牵挂。

次句“欲寄绨袍蓟北寒”,提到想要寄送绨袍给远在蓟北的朋友,却因寒冷的天气而犹豫。这里不仅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含了对朋友处境的关心和担忧,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第三句“依旧西山秋色里”,描绘了一幅秋天西山的景象,虽然景色依旧美丽,但诗人的心境却因友人远在他乡而变得愁绪满腹。这一句通过景物的描写,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融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最后一句“知君此日转愁看”,直接点明了诗人此刻的心情,他知道友人在这一天看到这番景象时,也会感到愁绪。这句话既是对友人情感的猜测,也是诗人自我情绪的流露,表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以及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复杂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送高寺丞宰岐上

墨绶垂腰底,怜君尚一同。

人豪固秦俗,地古自豳风。

春色鸣弦外,山光隐几中。

定应传善政,不日到关东。

(0)

杜君章家赋海棠二首·其二

濯锦江头千万枝,当年未解惜芳菲。

今朝得向君家见,不怕春寒雨湿衣。

(0)

又绝句

芙蓉落尽荷叶黄,西风测测梧桐凉。

岁登讼息休吏早,林间独坐歌还乡。

(0)

题云居壁

芒鞋行杖是生涯,老鬓今年玩物华。

为爱云居松桧好,不须更看牡丹花。

(0)

霜天晓角·其二夜饮武将家,有歌霜天晓角者,声调凄婉,戏为赋之

几声残角。月照梅花薄。

花下有人同醉,风满槛、波明阁。夜寂香透幕。

酒深寒未著。莫把玉肌相映,愁花见、也羞落。

(0)

南柯子/南歌子

五月炎州路,千重扑地开。只疑标韵是江梅。

不道薰风庭院、雪成堆。宝髻琼瑶缀,仙衣翡翠裁。

一枝长伴荔枝来。付与玉人和笑、插鸾钗。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