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边景昭四时鹌鹑为周副都御史赋四首·其二夏》
《边景昭四时鹌鹑为周副都御史赋四首·其二夏》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草碧莎青照眼新,炎炎暑气熏人

一双同沐清波上,偏喜毛衣染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毛衣(máo yī)的意思:毛衣是指由毛线织成的衣物,比喻心地善良、温暖、友好。

清波(qīng bō)的意思:指水面平静无波澜。

青照(qīng zhào)的意思:指人的容貌年轻美丽,皮肤白净红润。

染尘(rǎn chén)的意思: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而变得不洁净。

暑气(shǔ qì)的意思:炎热的气候

熏人(xūn rén)的意思:形容言语或行为让人感到厌烦、恶心或不快。

炎炎(yán yán)的意思:形容火势猛烈、炎热。也用来形容热闹、热烈的场面。

炎暑(yán shǔ)的意思:指炎热的夏天。

一双(yī shuāng)的意思:一对、一副

照眼(zhào yǎn)的意思:指事物或言论引起关注、引起注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鹌鹑在清凉水中嬉戏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和谐。首句“草碧莎青照眼新”以清新之色开篇,绿草如茵,莎草青翠,映入眼帘,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接着,“炎炎暑气政熏人”转折,点明夏日的炎热,但这种炎热并未破坏整体的氛围,反而通过鹌鹑的活动,增添了凉爽的气息。

“一双同沐清波上”是全诗的高潮,生动地展现了鹌鹑在清澈的水面上沐浴的情景,它们一同享受着清凉,画面温馨而美好。最后一句“偏喜毛衣不染尘”则表达了鹌鹑对干净纯洁生活的喜爱,它们的羽毛不沾染尘埃,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中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与纯净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问春·其一

三月春归留不住,春归春意难分付。

凡言归者必归家,为问春家在何处。

(0)

小雪次北客韵

丰年佳瑞此先知,莫恨无多莫恨迟。

若使纷纷犹未已,梅花冻杀又多时。

(0)

鹧鸪天

木落山高一夜霜。北风驱雁又离行。

无言每觉情怀好,不饮能令兴味长。

频聚散,试思量。为谁春草梦池塘。

中年长作东山恨,莫遣离歌苦断肠。

(0)

水调歌头·其九赋傅岩叟悠然阁

岁岁有黄菊,千载一东篱。

悠然政须两字,长笑退之诗。

自古此山元有,何事当时才见,此意有谁知。

君起更斟酒,我醉不须辞。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

重来楼上,一句端的与君期。

都把轩窗写遍,更使儿童诵得,归去来兮辞。

万卷有时用,植杖且耘耔。

(0)

和陶示周掾祖谢

闻有古学舍,窃怀渊明欣。

摄衣造两塾,窥户无一人。

邦风方杞夷,庙貌犹殷因。

先生馔已缺,弟子散莫臻。

忍饥坐谈道,嗟我亦晚闻。

永言百世祀,未补平生勤。

今此复何国,岂与陈、蔡邻。

永愧虞仲翔,弦歌沧海滨。

(0)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灵关稳跨驴。」安节将去,为诵此句,因以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送之·其一

索漠齐安郡,从来著放臣。

如何风雪里,更送独归人。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