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丹凤吟》
《丹凤吟》全文
宋 / 方千里   形式: 词  词牌: 丹凤吟

宛转回肠离绪,懒倚危栏,愁登高阁。

相思何处,人在绣帏罗幕

芳年艳齿,枉消虚过会合丝轻,因缘蝉薄。

暗想飞云骤雨,雾隔烟遮,相去还是天角

怅望不将梦到,素书谩说波浪恶。

纵有青青发,渐吴霜妆点容易凋铄。

欢期何晚,忽忽坐惊摇落

顾影无言,清泪湿、但丝丝盈握

染斑客袖,归日须问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暗想(àn xiǎng)的意思:暗自思忖或暗自揣度的想法。

波浪(bō l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起伏不定、连续不断的状况。

不将(bù jiāng)的意思:不屈服,不投降,不妥协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芳年(fāng nián)的意思:芳年指的是美好的年华,年轻时光。

高阁(gāo gé)的意思:形容地位高,权力大,或者形容人远离尘嚣,生活清净。

顾影(gù yǐng)的意思:顾念、牵挂回忆。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忽忽(hū hū)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轻松自在。

还是(hái shi)的意思:表示在几个选择之间,最终选择了某个,强调对比或肯定最终的决定。

欢期(huān qī)的意思:指人们在一起欢乐的时光。

会合(huì hé)的意思:指人们相聚在一起,共同会面。

回肠(huí cháng)的意思:指情感悲伤或感动到了极点。

离绪(lí xù)的意思:指心绪不宁,思绪纷乱。

罗幕(luó mù)的意思:指人们在事情上布置出繁杂的手段,以掩盖真相或迷惑他人。

谩说(màn shuō)的意思:胡乱地说话,没有根据地妄加评论或诋毁他人。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青发(qīng fā)的意思:指年轻的人。

容易(róng yì)的意思: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就像翻手掌一样简单。

丝丝(sī sī)的意思:细小的线或丝,形容微小细碎的事物。

素书(sù shū)的意思:指没有内容或者内容很少的书籍。

天角(tiān jiǎo)的意思:指极高的地位或权力。

宛转(wǎn zhuǎ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转折婉转、曲折动人。

危栏(wēi lán)的意思:指处于危险的边缘或境地。

吴霜(wú shuāng)的意思:形容冬天的严寒。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相去(xiāng qù)的意思:指两者之间的差距或距离。

虚过(xū guò)的意思:形容虚度光阴,没有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因缘(yīn yuán)的意思:因缘指事物发生的原因和缘由。

盈握(yíng wò)的意思:形容手中物品充满,不能再加东西。

骤雨(zhòu yǔ)的意思:突然而猛烈的雨

转回(zhuǎn huí)的意思:回到原来的位置或状态

妆点(zhuāng diǎn)的意思: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 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乔吉 《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 清 吴伟业 《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 、 天竺 ,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 、 万松岭 ,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吕祖谦 《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 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1).装饰,打扮。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2).谓点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 午桥庄 小儿坡 ,茂草盈里。 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3).指修饰文字。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 清 恭士 《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

注释
宛转:曲折缠绵。
离绪:离别之情。
懒倚:不愿倚靠。
危栏:高栏杆。
愁登:忧郁地登上。
高阁:高楼。
绣帏罗幕:精致的帷帐和罗帐。
芳年艳齿:青春年华,美貌动人。
枉消:白白消磨。
虚过:虚度光阴。
丝轻:如丝般轻盈。
蝉薄:比喻缘分浅薄。
飞云骤雨:疾风骤雨。
天角:极远的地方。
梦到:进入梦境。
素书:白色的信笺。
吴霜:吴地的秋霜,代指衰老。
凋铄:凋谢,衰老。
坐惊摇落:突然感到岁月流逝。
顾影:回头看影子。
盈握:满手。
染斑客袖:旅途沾染的污渍。
归日:归来之日。
翻译
心绪缠绵,不愿倚靠高栏,愁苦地登上楼阁。
思念的人在何处?她身在绣帷和罗幕中。
青春年华,美丽笑容,却白白浪费,相聚的机会如丝般轻薄。
暗自想象,如同疾风骤雨,被雾霭和烟雾阻隔,我们相距遥远。
遗憾的是,梦境无法将你带到,信中的誓言也显得无力。
即使有乌黑的头发,也渐渐被吴地的秋霜染白,容易衰老。
期待的欢乐何时到来?时光匆匆,忽然惊觉已近凋零。
望着自己的影子,默默无语,清泪滑落,只留下湿湿的一握。
旅途沾染的斑驳痕迹,归来时一定要问问这痕迹的由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千里的《丹凤吟》,它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相思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中通过宛转的意象、懒倚的姿态,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怀念。

"宛转回肠离绪,懒倚危栏,愁登高阁" 这几句描写了主人公在高阁之上,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相思何处,人在绣帏罗幕" 表达了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而对方却身处锦绣的帏幕之中,两者之间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感。

"芳年艳齿,枉消虚过,会合丝轻,因缘蝉薄" 这几句则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美好时光不再的无奈和惆怅。诗人通过“会合丝轻”和“因缘蝉薄”来比喻两颗心灵之间脆弱而微妙的联系。

"暗想飞云骤雨,雾隔烟遮,相去还是天角" 这几句则描绘了一种天各一方、难以相见的情境。即便是内心深处的思念,也只能在云雾中遥寄,两人的距离宛如天涯。

"怅望不将梦到,素书谩说波浪恶" 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以及想要逃离这种痛苦,但又不得其门而入的心情。

"纵有青青发,渐吴霜妆点,容易凋铄。欢期何晚,忽忽坐惊摇落" 这几句则是对年华易逝、美好时光不再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顾影无言,清泪湿、但丝丝盈握。染斑客袖,归日须问著"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在回首往昔时的情景中沉默不语,只有泪水浸湿衣襟,而那份对过去的怀念犹如随身携带的污渍,将伴随着自己,直至归日。

总体而言,这首《丹凤吟》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无尽留恋。

作者介绍

方千里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后在世]字不详,信安人。生卒年均不详,据况周颐考证,为“孝宗时人”。官舒州签判。其他事迹不详。千里会和周邦彦词,有和清真词一卷。《四库总目》或以杨泽民所和,合刻为三英集,傅於时。
猜你喜欢

六经·其一

六经圣所传,百代尊元龟。

谆谆布方册,一字不汝欺。

抱书入家塾,自汝儿童时。

老乃幸不验,愚哉死何悲。

(0)

六月十八日立秋未旦起行山园口占

北斗离离柄渐西,披衣出户听晨鸡。

岂惟蒲柳先摇落,坐觉风云已惨凄。

断简不妨重料理,清樽随处可提携。

穿林莫惜衣沾露,爽彻灵台胜宝犀。

(0)

山行

山光秀可餐,溪水清可啜。

白云映空碧,突起若积雪。

我行溪山间,灵府为澄澈。

崚嶒崖角立,蟠屈路九折。

黄杨与冬青,郁郁自成列。

其根贯石罅,横逸相纠结。

上扪雕鹘巢,下历豺虎穴。

流泉不可见,锵然响环玦。

出山日已暮,林火远明灭。

小憩得樵家,题诗记幽绝。

(0)

养疾

齿耄婴新疾,才衰减旧名。

短筇扶蹇步,小院惬幽情。

卜叟言灾退,医翁贺脉平。

饭香炊䆉稏,羹美馣芜菁。

菊颖寒犹小,枫林晓渐赪。

清诗披客贽,佳著指僧枰。

家塾灯前课,村陂雨外耕。

从今尚何事,赖此遣浮生。

(0)

题旅舍壁

老子残年未易量,出门随处得彷徉。

窗棂日淡僧房暖,灶突烟青旅甑香。

浊酒可求敲野店,旧题犹在拂颓墙。

闲来又取丹经读,夜就松明解布囊。

(0)

题斋壁四首·其一

二十馀年此结茆,园公溪父日论交。

风翻半浦乱荷背,雨放一林新笋梢。

隔叶晚莺啼谷口,唼花雏鸭聚塘坳。

出门行罢还无事,借得丹经手自抄。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