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陂塘(bēi táng)的意思:指贫瘠的土地或不毛之地。
船头(chuán tóu)的意思:指船的前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前端或领头人。
翠黛(cuì dài)的意思:形容美丽的眼睛。
打船(dǎ chuán)的意思:指在河流或海洋上划船,也可引申为努力奋斗。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红裙(hóng qún)的意思:形容女子穿着华丽美丽的红裙,非常漂亮。
浪花(làng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精神风貌或事物的表面现象。
女红(nǚ gōng)的意思:指妇女绣红的衣物,比喻妇女家务劳动。
席上(xí shàng)的意思:指在宴会或会议的席位上,也泛指在正式场合的座位上。
萧飒(xiāo sà)的意思:形容人的风采或气质潇洒自如,不拘束。
燕姬(yàn jī)的意思:燕姬是指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桓公的宠妾,也用来比喻宠爱的女子。
越女(yuè nǚ)的意思:越女是指古代越国的女子,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和温柔。
- 注释
- 雨:雨水。
沾:打湿。
席上:席子表面。
风急:大风。
船头:船前端。
越女:越地的女子。
红裙:红色的裙子。
湿:湿透。
燕姬:燕地的女子。
翠黛:青绿色的眉毛。
缆侵:缆绳缠绕。
堤柳:堤岸上的柳树。
幔宛:船幔摇曳。
浪花:水面上的波浪。
浮:漂浮。
归路:归途。
翻:显得。
萧飒:凄凉、冷清。
陂塘:池塘。
五月秋:五月的秋季感觉。
- 翻译
- 雨点打湿了席面,强风吹过船头摇晃。
穿着红裙的越地女子衣裳湿透,燕地的女子因翠色黛眉而显忧愁。
缆绳缠绕在堤边的柳树上,船幔随波浪起伏仿佛漂浮在水面。
归途中的景象显得凄凉,虽是五月,陂塘却似秋天般清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夏日暴雨,诗人与朋友们在山谷间游玩时遭遇的意外情景。首先,“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两句直接把读者带入了那场突然而至的风雨中,给人的感觉是紧迫和混乱。“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则描写了女性在这样的天气中的窘境,她们的衣衫被雨水浸湿,眉头也因之而皱。"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展现了雨后的景象,柳树与船只的缆绳相互纠缠,而帐幕上则飘浮着水面的花朵。
在最后两句“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中,诗人表达了返回途中的艰难和对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感慨。整个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情感的微妙联系,显示了诗人在面对突变天气时的艺术表现力。
杜甫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观察力,将一个简单的雨后场景转化为富有哲理的情境,展现了他作为唐代伟大诗人的非凡才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闵命篇
屋梁三尺绳,罂粟一盏膏。
百年信有死,死胡轻鸿毛。
嗟嗟薄生命,昔昔重钱刀。
钱刀亦何有,散归猾与豪。
死者不复生,饮啄倾其曹。
按验言在官,牵率纷啾嘈。
藉用为侜张,滋蔓肆略钞。
讵求抵罪当,但取诬指淆。
皆云斋醮资,逼酿恣呼号。
极口枕与衾,择噬视所遭。
文书方烂陈,和事已息嚣。
竭尔反复图,婴我尺寸操。
罪之亦可怜,薄俗吁漓浇。
杀人者当死,律在岂幸逃。
知死而致之,哀哉愚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