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僧寺》
《宿僧寺》全文
宋 / 郑伯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亭宇无尘落叶天,西风一榻称高眠

深更爱松间月,破碎清光落枕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眠(gāo mián)的意思:形容睡眠质量好,睡得很香。

落枕(lào zhěn)的意思:指因睡觉时头部姿势不当而引起的颈部疼痛。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破碎(pò suì)的意思:指被打碎、破坏,失去原有的完整和完美。

清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明亮

深更(shēn gēng)的意思:深夜、夜深时分。

亭宇(tíng yǔ)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建筑物或宫殿。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注释
亭宇:亭台楼阁。
无尘:没有尘埃。
落叶天:落叶满地的秋天。
西风:秋风。
一榻:一张床。
称:适合。
高眠:舒适地睡眠。
夜深:深夜。
更爱:更加喜爱。
松间月:松林中的月色。
破碎:清冷、零散。
清光:清冷的月光。
落枕前:洒在枕边。
翻译
秋日的亭台楼阁没有尘埃,落叶满地,西风吹过,正是好眠之时。
深夜里,我更喜爱松林间的月色,清冷的月光洒在枕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郑伯玉在僧寺中住宿的情景。首句"亭宇无尘落叶天",通过写僧寺环境的清洁和落叶满地的秋日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寂的氛围。"西风一榻称高眠",诗人利用西风吹过,自己躺在床榻上享受着难得的深度睡眠,表达了对这种简朴生活的满足和惬意。

下一句"夜深更爱松间月",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静谧,诗人特别喜爱松林中的月色,暗示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的澄明。最后一句"破碎清光落枕前",以“破碎清光”形容月光洒在枕边的景象,既写出月色朦胧之美,又寓含了诗人独自在僧寺中静思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僧寺生活的恬淡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体现了宋人崇尚自然、追求心境清宁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郑伯玉
朝代:宋

兴化军莆田人,字宝臣。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历抚州观察推官。以韩琦荐,为殿中侍御史。为人峭直,不屈权贵。喜为诗,所作三百余篇,名《锦囊集》,时人以与陈琪、方孝宁诗汇为一集,号《乌山三贤诗》。
猜你喜欢

寄进贤令程可久

博士湖边初拜公,后来超化信常通。

一官何意偶同隶,千里长怀几望风。

墨绶于今天下半,弦歌谁复古人中。

双鱼敬遣问无恙,目极春江鸿堕空。

(0)

寄怀伯瑞

四海今诗伯,三衢聊署曹。

望之甘录录,桀溺病滔滔。

有志躬蓑笠,宁能类桔槔。

我交天下士,如子未多遭。

(0)

送赵一叔江西漕赴召三首·其一

两载皇华使,江湖得少宽。

见皆儒雅录,闻绝惠文弹。

内外有轻重,言行无易难。

春秋贤者责,倾耳向长安。

(0)

送李袁州汎舟入浙

晦庵无处著,泛宅又吴淞。

载月初寻棹,看山不藉筇。

听渠猿鹤怨,心喜鹭鸥逢。

遥想题诗处,枫桥半夜钟。

(0)

九月二十七日题桂溪铺

昨日方摇扇,今朝可拥裘。

顿能惊北客,方觉是南州。

岁傥不逢闰,时今宁复秋。

无庸叹疏漏,聊得避飕飕。

(0)

题芭蕉

卷藏政尔待时雨,及此发舒天已秋。

已是萧萧吹我急,主人宁得厌飕飕。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