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北客及花时,不负春明赖有诗。
遗世未能吾似汝,蝶阑华晚更犹疑。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期诗人黄节的作品,名为《崇效寺对牡丹作》。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景色的怀念和留恋,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四年北客及花时,不负春明赖有诗。”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长期的游历生涯中,特别是在春天到来之际,以诗歌作为寄托,记录下那美好的时光和心情。诗人的这种情感投入和艺术追求,使他不负这一段美好时光。
“独往也随倾国后,正开宁叹折枝迟。” 这里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往事物的无限感慨和惆怅。诗人似乎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以及一些美好事物的脆弱和不易久存。
“匆匆著意终何寄,恝恝为欢亦自知。” 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对于生命中的点滴所感,虽然外界可能难以理解,但他自己却是清晰的。这种独到的体验和情感积淀,是诗人内在世界的一部分。
“遗世未能吾似汝,蝶阑华晚更犹疑。”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与世俗观念不同,无法像其他人那样留下印记,但他仍然对于美好事物持有质疑和期待。这种情感既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也是对艺术永恒价值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牡丹花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