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里门(lǐ mén)的意思:指家门、门内,也可指家庭、家属。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沐猴(mù hóu)的意思:指人无知、无德行、无学问。
人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每个人都具备某种特质或状态。
乌江(wū jiāng)的意思:指黑暗、险恶或困难的境地。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里门高》,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刘辰翁所作。诗中描绘了里门的兴衰变迁,通过“里门高”与“里门坏”的对比,反映了历史的无常和世事的沧桑。
首句“里门高”,以“高”字开篇,暗示了里门曾经的辉煌与尊贵,仿佛在向世人展示其昔日的荣耀。然而,紧接着的“里门坏”却将这种辉煌瞬间拉回现实,揭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里门逐渐破败、衰落的残酷事实。这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繁华不再的深深惋惜。
“百年风雨何足怪”,诗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岁月的侵蚀和自然的洗礼,认为这一切都是自然规律,不足为奇。这既是对历史变迁的客观认识,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豁达态度。
“但怜谁受沐猴烹,子孙不见乌江败。”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目光转向了历史人物的命运。这里借用“沐猴而冠”和“乌江自刎”的典故,讽刺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最终落得悲惨结局,同时也表达了对后人无法亲历历史真相的遗憾。诗句中的“怜”字,蕴含了对历史悲剧的同情与反思。
最后,“人人知笑不知戒,春草茫茫雉争界。”这两句诗以春草的生长和雉鸟的争斗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世事的轮回与竞争。其中,“知笑不知戒”意味着人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的欢笑,却忽视了从中吸取教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警示,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里门兴衰的描述,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历史、人生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它不仅是一幅历史变迁的画卷,也是一曲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探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百合
盛夏众芳息,景物殊寂寥。
庭前有百合,颖然学春娇。
数枝己耸茂,百朵尤富饶。
拥蔽因巨叶,纷数假长条。
吐秀偏得地,争妍欲干霄。
素粉间璎珞,轻黄染琼瑶。
静若宝幢植,动如鸣佩摇。
尽向杲日丽,不畏炎风飘。
太守雅好事,得之诧朋僚。
绮思入新句,彩图上轻绡。
众目遂赏玩,英华不虚凋。
此物既异常,论议有以招。
人情爱恶间,轻重何以辽。
或谓花之祥,或讥草木妖。
嗟予岂博物,智虑随日消。
欲穷造化理,茫昧增无聊。
疑此亦偶然,发之自根苗。
莫议妖与祥,为公续长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