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隅(biān yú)的意思:指边缘、角落。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从教(cóng jiào)的意思:指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教师。
得隽(de juàn)的意思:形容文词、文章或言辞优美、精练。
二老(èr lǎo)的意思:指两位年纪较老的人。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高歌(gāo gē)的意思:高歌指的是欢快地高声歌唱,形容心情愉悦,豪情满怀。
觥筹(gōng chóu)的意思:觥筹指酒杯和酒杯之间的竹签,用来表示宴会上主人或宾客举杯敬酒的行为。这个成语引申为人们举杯祝贺、庆祝或敬酒的意思。
画图(huà tú)的意思:用图画或图表等形式来表示或说明事物。
华烛(huá zhú)的意思:形容非常光明耀眼,犹如烛光般华丽辉煌。
局蹙(jú cù)的意思:指困境或局势窘迫,无法摆脱的局面。
髯须(rán xū)的意思:指长而浓密的胡须。
入画(rù huà)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具备了具备了艺术价值,可以被描绘到画中。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守边(shǒu biān)的意思:守卫边境,保卫国土。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笑语(xiào yǔ)的意思:愉快的笑声或言语。
小驻(xiǎo zhù)的意思:指年幼或身材矮小的人。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争棋(zhēng qí)的意思:比喻双方争斗、竞争的情况。
驻使(zhù shǐ)的意思:驻扎在外地的官员或使节。
朱门(zhū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富贵之家。
醉高歌(zuì gāo gē)的意思:形容人醉酒后情绪高昂地歌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文人聚会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情趣。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热情款待宾客的情景,以及宾客间欢聚一堂、畅饮谈笑的欢乐场面。
首联“朱门小驻使君车,二老风流入画图”,以“朱门”点明聚会地点的尊贵,以“小驻”表现主人对宾客的礼遇。同时,“二老风流”不仅指两位年长者的风度翩翩,也暗含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让人感受到历史的韵味与文化的魅力。
颔联“但有觥筹供笑语,从教岁月上髯须”,进一步描绘了聚会的热闹场景。觥筹交错间,笑声不断,时间仿佛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流逝,连鬓角的胡须都见证了这份快乐。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岁月赋予了生命,形象地表达了时光在欢聚中的流逝。
颈联“诗成华烛留残蜡,客醉高歌叩缺壶”,则展示了聚会中艺术与情感的交融。诗人在烛光下挥毫泼墨,留下了一篇篇佳作;而宾客们则在酒醉之时放声高歌,用歌声表达着内心的喜悦与豪情。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艺术创作的瞬间,也体现了人们在欢庆时刻释放自我、追求精神愉悦的状态。
尾联“更起争棋夸得隽,不应局蹙守边隅”,最后以棋盘上的竞争收尾,展现了聚会中既有轻松愉快的一面,也有智力与技巧的较量。争棋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智慧的比拼,体现了参与者之间的友谊与尊重。同时,“不应局蹙守边隅”一句,暗示了聚会的自由与开放,没有拘束,没有界限,每个人都能够尽情享受这一刻的欢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聚会的高雅与乐趣,以及其中蕴含的人际交往、艺术创作和情感交流的美好。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也是对当时社会文化风貌的一种真实反映。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郎中全泰见过索示新词答之以诗
五年词不填,春已枯我怀。
偶摹白石翁,殊笑宫商乖。
宫商心之声,节与金石谐。
譬如过院风,其韵锵篁槐。
乃有明露姿,媚彼初绿荄。自从溺尘坌,行止多徘?。
在抱蟾蝫光,云叶暗相霾。
谁携雪色绫,蘸水来磨揩。
而公谬矜诩,选木不弃柴。
委以琼凤声,和使霜蝉皆。
蝉语高天空,泬籁秋亦佳。
回眄峄上巢,琴笙方雍喈。
又若病黄雀,短秃翎难排。
啾唧能感人,仅足免淫哇。作诗敬谢公,语质非搪?。
尚赐一袭罗,被我村苧娃。
六合灿晨旭,兰息氲无涯。
拟结同心欢,愧无双玉钗。
《江郎中全泰见过索示新词答之以诗》【清·姚燮】五年词不填,春已枯我怀。偶摹白石翁,殊笑宫商乖。宫商心之声,节与金石谐。譬如过院风,其韵锵篁槐。乃有明露姿,媚彼初绿荄。自从溺尘坌,行止多徘?。在抱蟾蝫光,云叶暗相霾。谁携雪色绫,蘸水来磨揩。而公谬矜诩,选木不弃柴。委以琼凤声,和使霜蝉皆。蝉语高天空,泬籁秋亦佳。回眄峄上巢,琴笙方雍喈。又若病黄雀,短秃翎难排。啾唧能感人,仅足免淫哇。作诗敬谢公,语质非搪?。尚赐一袭罗,被我村苧娃。六合灿晨旭,兰息氲无涯。拟结同心欢,愧无双玉钗。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4267c6902057fd0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