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窗燕坐野萤飞,静夜荷香藕带肥。
荒草亦知人意懒,又添数尺近双扉。
捣衣(dǎo yī)的意思:指人们一起努力,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
客子(kè zǐ)的意思:指客人或外地人的孩子。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人意(rén yì)的意思:人们的意愿或心意。
上秋(shàng qiū)的意思:指上升到秋天,比喻事物逐渐发展到高峰或达到最好的状态。
诗客(shī kè)的意思:指喜爱诗词的人,特指流连于山水之间,以写诗作画为乐的人。
天河(tiān hé)的意思:指银河,也可比喻广阔的水域或水系。
永巷(yǒng xiàng)的意思:永远不变的巷子,比喻长期没有变化的环境或状态。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知人(zhī rén)的意思:了解人的性格和能力,并恰当地安排工作或职位。
子书(zǐ shū)的意思:指孩子的读物、儿童文学。也用来比喻初级的教科书或简单的读物。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宁静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坐茅屋时所见所感。首句“茅窗燕坐野萤飞”以“燕坐”二字点出诗人悠闲的姿态,窗外野萤飞舞,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接着,“静夜荷香藕带肥”一句,将视觉与嗅觉结合,荷香与藕的肥美交织在一起,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
“永巷乱蛩喧古屋”中,“乱蛩”指的是秋虫的鸣叫,它们在古老的屋檐下此起彼伏,增添了几分秋日的萧瑟感。“戌楼明月上秋旗”则将视角转向远处,明月高悬,照亮了戌楼和秋旗,画面由近及远,层次分明。
“催诗客子书残叶”一句,诗人仿佛被落叶所激发灵感,开始书写,暗示了诗人的创作状态。“如练天河送捣衣”运用比喻手法,将银河比作白练,而捣衣声则如同天上的乐章,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荒草亦知人意懒,又添数尺近双扉”两句,以荒草的生长反衬诗人的懒散心情,同时也预示着时间的流逝,草长一尺,距离门扉更近,暗含时光易逝之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日暖寒郊不起风,使君车骑出城中。
遥知望处思兄弟,鸿雁连连下远空。
三峡移名涧响空,中著一桥如饮虹。
旁连溅瀑龙所宫,谓佛有力真冥濛。
非造物意无禹功,一线偶达成巨谼。
可怪一律人聩聋,助桀唱和更撞舂。
或者误信晨暮钟,万有一幸相际逢。
吾儒自有名教踪,壁立万古涧底松。
异端琐细秋后蛩,一物不格皆妄庸。
谁知健者此山中,朴实可乱田舍翁。
出郊小队不妨农,黄岩意与考亭通。
长养此道如种穜,骏发尔私雨我公,穮蓘虽馑亦有丰。
常行万世无污隆,行健不息人中龙。
不妨更击白鹿鼓,扣之大小皆舂容。
南薰殿阁,卷窗户新翠。池沼十顷净,俯桥影横霓。
龟鱼自乐,潺潺螭口,流水照碧,芰荷绿满长堤。
柳烟水色,一派涟漪。松竹阴中,细风缓引凉吹。
琴韵响,玉德凤轸,声传瑶徽。疏襟曳履。
或行或凭几。待饮彻、玉鼎云英,怎更有炎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