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公馀》
《夏日公馀》全文
明 / 于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三边无警静烽烟,客散辕门悄然

池面雨晴荷盖小,庭中日午树阴圆。

清心闭户看周易,解愠临风鼓舜弦。

菲薄将何称献纳,两藩旌节留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闭户(bì hù)的意思:指关闭房门不出去,比喻不与外界接触,不愿与人交往。

菲薄(fěi bó)的意思:形容物质贫乏,生活困苦。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荷盖(hé gài)的意思:指承担责任或负重的人。

旌节(jīng jié)的意思:旌节是指旗帜和军旗,也用来比喻英勇的军队或杰出的人物。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留连(liú lián)的意思:停留、驻足不前

悄然(qiǎo rán)的意思:悄然意为安静、轻声地进行某种活动或改变,形容做事不露声色、不引人注意。

日午(rì wǔ)的意思:指太阳正午时分,比喻事物达到最高点或最热闹的时候。

三边(sān bi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忙于几个事情。

树阴(shù yīn)的意思:指树木的阴凉处。

献纳(xiàn nà)的意思:指将财物、物品等奉献给国家或上级。

辕门(yuán mén)的意思:指家庭或团体的门户,也指官府的大门。

中日(zhōng rì)的意思:指日中天,形容事物达到最高点或最好的状态。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于谦的《夏日公馀》描绘了夏日公事之余的闲适与宁静。首句“三边无警静烽烟”写出了边境安宁,烽火不再,显示出和平时期的特点。接下来,“客散辕门思悄然”描绘了公务完毕后,门庭冷落,诗人内心平静而略带寂寥。

“池面雨晴荷盖小,庭中日午树阴圆”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夏日雨后的清新,荷叶微小,树荫圆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画面。诗人在此时选择“清心闭户看周易”,沉浸在经典研读中,寻求内心的清净与智慧。

“解愠临风鼓舜弦”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以音乐排解烦恼,借古人舜的乐理来舒缓心情。最后一句“菲薄将何称献纳,两藩旌节漫留连”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微薄才能的自谦,以及对藩镇停留时间过长的淡淡感慨,寓含着对仕途和人生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夏日为背景,通过描绘环境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公余时的恬淡心境和对学问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的反思。

作者介绍
于谦

于谦
朝代:明   字:廷益   号:节庵   籍贯: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   生辰: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猜你喜欢

送王知事还蜀

佐郡已三载,还家无一钱。

苦心成白首,达命任皇天。

峡束秋江怒,云盘古栈悬。

归来扬子宅,寂寞守吾玄。

(0)

别曹仲礼四首·其二

别子大河侧,见子长江滨。

对面但疑叹,含意惨莫陈。

岂无新知欢,念此同袍人。

扳留不须臾,羲阳忽以沦。

奋身思系日,天路邈无因。

安能附高翮,一举摩青旻。

饱者岂念饥,贵者羞贱贫。

薄终古所尤,交谊贵在伸。

故心苟不移,何必会合频。

慷慨即长路,无为儿女仁。

(0)

塞上曲一百首·其十三

城坏鸠工早筑城,练兵不必请添兵。

细磨深刻燕然石,首列平胡大将名。

(0)

至都始见峻伯留宿廨舍识喜

可忆毗陵夜雪船,乱帆相背各风烟。

探囊诗卷行堪把,计日心期又隔年。

秉烛更疑成别梦,当杯翻怯近离筵。

同游自昔多豪彦,独对狂歌倍黯然。

(0)

铙歌鼓吹曲二十二首.思悲翁一章十句·其二

思悲翁,枭子雄。美人梦翁也,从天以来下。

悲翁之来,神灵雨。子朝以飞,暮何于处。

猗嗟嗟,松柏萧萧泰陵树。

(0)

过庆原

野烧萋萋带雨痕,半山斜日近黄昏。

驿亭阻绝来时路,烟火萧条战后村。

倦鸟惊人移浦树,寒潮带月上江门。

长年书剑催行色,白首惭孤报主恩。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