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李箕山画》
《题李箕山画》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汝画匡庐好,峰峰紫翠流。

长疑三叠水,飞虬九屏秋。

天与高人妙,神从太素求。

烟云挥洒去,诗卷丹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丹丘(dān qiū)的意思:指红色的山丘,也用来比喻喜庆的场合或美好的景色。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挥洒(huī sǎ)的意思:挥洒指随意自如地运用,毫不保留地展现自己的才能、个性或情感。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三叠(sān dié)的意思:形容事物层层叠叠、重叠在一起。

诗卷(shī juàn)的意思:形容文采华丽、气势磅礴的诗句或文章。

太素(tài sù)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不为外物所动。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题李箕山画》。诗中对李箕山的山水画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画中景象的壮丽与神秘。

首句“汝画匡庐好”,直接表达了对画作的赞赏之情,认为李箕山所画的庐山(即匡庐)非常出色。接着,“峰峰紫翠流”一句,运用色彩和动态的描绘,将山峰的紫色与翠绿之色流动于眼前,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视觉效果。

“长疑三叠水,飞虬九屏秋”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意境,仿佛在三叠水中,飞舞着九屏秋意,既有水的灵动,又有秋的静美,展现了画作中自然景观的丰富层次和变化。

“天与高人妙,神从太素求”则揭示了画作背后的艺术与哲学思考,暗示画者与天地间的和谐共处,追求高远的精神境界。这里的“高人”可能指的是画者李箕山,也可能是诗人自己,表达了对艺术创作中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最后,“烟云挥洒去,诗卷总丹丘”以烟云的飘散和诗卷的收藏,象征着艺术作品的永恒价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的“丹丘”通常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暗含了对艺术作品能够引领人们超越现实、达到心灵净化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箕山山水画的赞美,不仅展现了画作的艺术魅力,还蕴含了对自然、艺术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牡丹

水晶宫殿接龙津,碧树阳春晓色新。

朱户曲房能驻日,酥盘金胜自生春。

(0)

玉楼春·其六

离鸾照罢尘生镜。几点吴霜侵绿鬓。

琵琶弦上语无凭,豆蔻梢头春有信。

相思拼损朱颜尽。天若多情终欲问。

雪窗休记夜来寒,桂酒已消人去恨。

(0)

送入我门来

枫叶初丹,苹花渐老,蘅皋谁系扁舟。

故人思我,征棹少淹留。

一尊潋滟西风里,共醉倒、同销万古愁。

况今宵自有,明月照人,逼近中秋。

常爱短李家声,金闺彦士,才高沈谢何刘。

片帆初卷,歌吹是扬州。

此心自难拘形役,恨未能、相从烂熳游。

酒醒时,路遥人远,为我频上高楼。

(0)

扬州三绝句·其二

风常欢喜月常愁,愁有盈亏喜自由。

客到扬州已迷路,不须特地上迷楼。

(0)

将行陪贰车观灯

行歌红粉满城欢,犹作常时五马看。

忽忆使君身是客,一时挥泪逐金鞍。

(0)

村居即事

小麦青青大麦稀,蚕娘拾茧盈筐归。

放牛薄暮古堤角,三四黄莺相趁飞。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