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张朝奉四首·其四》
《答张朝奉四首·其四》全文
宋 / 陆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门锁寻常付守衙,穿湖曾不碍民家

惯看妙舞豪饮生怕清歌送好茶。

山盍飞来围著水,春休归去带将花。

从教魏紫姚黄下,也合翚衣里素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碍(bù ài)的意思:不妨碍、不阻碍、不影响

从教(cóng jiào)的意思:指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教师。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豪饮(háo yǐn)的意思:指豪爽地畅饮酒。

妙舞(miào wǔ)的意思:形容舞蹈动作优美、技艺高超。

民家(mín jiā)的意思:指普通百姓的家庭,也可以泛指普通人家。

清歌(qīng gē)的意思:指悠扬动听的歌声,形容音乐美妙动人。

生怕(shēng pà)的意思:非常害怕,极度担心

素纱(sù shā)的意思:指纯洁无暇、纯真无邪的美好品质。

魏紫(wèi zǐ)的意思:形容服饰华丽、色彩艳丽。

休归(xiū guī)的意思:停止归来,不再回来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姚黄(yáo hu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黄瘦。

魏紫姚黄(wèi zǐ yáo huáng)的意思:形容色彩斑斓、五彩缤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景象。诗人以“门锁寻常付守衙”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守衙”这一细节,既暗示了官府对民间生活的尊重,又为后文的自然描写埋下了伏笔。接着,“穿湖曾不碍民家”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湖水穿行于村落之间,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惯看妙舞资豪饮,生怕清歌送好茶”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和谐氛围。妙舞豪饮,清歌好茶,这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景,不仅丰富了日常生活的色彩,更体现了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通过“惯看”和“生怕”的对比,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热爱与向往。

“山盍飞来围著水,春休归去带将花”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山与水的亲密关系,以及春天的生机勃勃。山仿佛主动靠近水面,春花则随风飘散,融入自然之中,展现出一幅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画面。这种自然界的互动,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寓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最后,“从教魏紫姚黄下,也合翚衣里素纱”两句,以花喻人,以服饰象征身份,表达了无论地位高低,都应该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雅。魏紫姚黄代表高贵的花朵,翚衣里素纱则是华丽与朴素的结合,诗人借此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即使身处繁华之中,也不应失去自我,保持真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和谐、内在纯净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陆佃

陆佃
朝代:宋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猜你喜欢

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

华馆曙沈沈,惟良正在今。

用材兼柱石,闻物象高深。

更得芝兰地,兼营枳棘林。

向风扃戟户,当署近棠阴。

勿改安卑节,聊闲理剧心。

多君有知己,一和郢中吟。

(0)

送李相公昭义平复起彼宣慰员外副行

天井虽收寇未平,所司促战急王程。

晓驰云骑穿花去,夜与星郎带月行。

新咏尽题关外事,故乡因过洛阳城。

时逢寒食游人识,竟说从来有大名。

(0)

青弋江

凄清回泊夜,沦波激石响。

村边草市桥,月下罟师网。

(0)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其二十松下雪

虽因朔风至,不向瑶台侧。

唯助苦寒松,偏明后彫色。

(0)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七十七

江草何多思,冬青尚满洲。

谁能惊鵩鸟,作赋为沙鸥。

(0)

寄华山僧

遥知白石室,松柏隐朦胧。

月落看心次,云生闭目中。

五更钟隔岳,万尺水悬空。

苔藓嵌岩所,依稀有径通。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