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陈石斋母节妇竹枝七首·其二》
《寿陈石斋母节妇竹枝七首·其二》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押[歌]韵

少小为㜷今作婆,朱颜点鬓双皤。

孙在堂前为婆舞,㜷从堂上听儿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堂(cóng táng)的意思:指从小就在堂上学习,从小就开始受教育。

点鬓(diǎn bìn)的意思:指男子年纪渐长,鬓角开始出现白发。

少小(shào xiǎo)的意思:指年少时期,表示年轻的年纪。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堂前(táng qián)的意思:指在家庭中堂屋前面,也指在家庭中的重要场合。

在堂(zài táng)的意思:在堂指的是在家中坐在堂屋里,表示在家中、在公众场合或在座谈会上。

朱颜(zhū yán)的意思:朱颜指的是红色的脸色,形容人的面色红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家庭聚会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温馨互动与深厚情感。诗中“少小为㜷今作婆”一句,以时间的流转,描绘了主人公从年轻时的活泼到年老后的慈祥变化,体现了生命的自然规律和岁月的痕迹。“朱颜两点鬓双皤”则进一步刻画了主人公面容的变化,红润的面庞与斑白的鬓发形成对比,形象地展示了时光的流逝。

接下来,“孙在堂前为婆舞”描绘了孙子在长辈面前表演舞蹈的场景,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关爱的情感交流。“㜷从堂上听儿歌”则通过旁观者的视角,展现了长辈对晚辈艺术表现的欣赏与鼓励,进一步深化了家庭和谐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巧妙地传达了亲情、尊重与传承的深刻主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伦理、敬老爱幼的价值观念。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酬张篪用来韵

自废登山屐,长怀漉酒巾。

风云游子暮,鱼鸟故园春。

听雨兴思远,临池得句频。

林泉高致在,词翰近尤新。

(0)

挽宋举人

四举皆不偶,一生良苦辛。

贫无青眼客,死负白头亲。

牢落愁中事,悲凉梦里身。

生平清谊在,肠断故交人。

(0)

雪中偶兴

晴雪万山深,苍茫晓尚阴。

泉声来绝涧,寒气积疏林。

尽道丰年兆,谁同卒岁心。

灞桥驴背客,诗思正相寻。

(0)

题王子久画

地域分吴越,河山阅古今。

江空寒雁下,天远戍城深。

宦达悲长往,暌违负此心。

何当随钓叟,归卧北岩阴。

(0)

送人冠带还吴中

自领公车召,十年今始归。

忽惊文采别,未觉鬓毛非。

落日迷乌鸟,春风动锦衣。

慈亲正强健,此乐愿无违。

(0)

题平湖陆廷仪鸰原耕隐诗卷

瓯窭满湖南,污耶满湖北。

湖边隐者眷同心,却向湖头结书屋。

屋中经训乃菑畬,释耕互答鸰原诗。

三监不仁万世戒,而我与尔何当知。

稻黍登场先馈祀,大小输官入城市。

城市无人识姓名,归向高堂贺安止。

堂中老人太古风,钁铄更似田家翁。

贻谋燕翼苦不远,尚愿孙辈超群庸。

老人摩挲抱孙说,长大还守湖田业。

勉学而翁与若翁,兄弟不分耕不辍。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