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别梁舍人鈙·其一》
《赠别梁舍人鈙·其一》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留君且作片时閒,红药清酤染客颜。

莫笑帅厨无可供,案头长满太和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案头(àn tóu)的意思:指案子上的事物,也比喻工作、学习的地方。

和山(hé shān)的意思:指两座山相互靠近、并列在一起的景象。

红药(hóng yào)的意思:红色的药物,比喻能够解决问题或者治愈疾病的方法或手段。

片时(piàn shí)的意思:非常短暂的时间

清酤(qīng gū)的意思:指酒清淡,没有烈性。

太和(tài hé)的意思:指和谐、和平、统一的状态。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赠别梁舍人鈙》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梁鈙的离别场景。首句“留君且作片时閒”,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暂时停下脚步,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悠闲,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时光的不舍。接着,“红药清酤染客颜”一句,以“红药”象征着春日的生机与美好,“清酤”则代表了醇厚的美酒,两者共同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感伤的氛围,仿佛美酒与鲜花能抚慰离别的愁绪,让友人的面容在这一刻显得格外生动。

“莫笑帅厨无可供”,诗人在此处巧妙地运用自嘲的手法,暗示自己作为主人可能无法提供丰盛的宴席,却依然诚挚地邀请友人共饮,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豁达的心胸。最后,“案头长满太和山”一句,以“太和山”象征着高远的境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暗喻主人虽身处简陋之境,但内心却充满了丰富的精神世界,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与雅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江流去朝宗,昼夜兹不舍。
仲尼在川上,子牟存阙下。
圣达有由然,孰是无心者。
一郡苟能化,百城岂云寡。
爱礼谁为羊,恋主吾犹马。
感初时不载,思奋翼无假。
闲宇常自闭,沉心何用写。
揽衣步前庭,登陴临旷野。
白水生迢递,清风寄潇洒。
愿言采芳泽,终朝不盈把。

(0)

故荥阳君苏氏挽歌词三首

门绪公侯列,嫔风诗礼行。
松萝方有寄,桃李忽无成。
剑去双龙别,雏哀九凤鸣。
何言峄山树,还似半心生。
永叹芳魂断,行看草露滋。
二宗荣盛日,千古别离时。
竟罢生刍赠,空留画扇悲。
容车候晓发,何岁是归期。
缟服纷相送,玄扃翳不开。
更悲泉火灭,徒见柳车回。
旧室容衣奠,新茔拱树栽。
唯应月照簟,潘岳此时哀。

(0)

呈耿广州

惟昔迁乐土,迨今已重世。
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
唯益梓桑恭,岂禀山川丽。
于时初自勉,揆己无兼济。
瘠土资劳力,良书启蒙蔽。
一探石室文,再擢金门第。
既起南宫草,复掌西掖制。
过举及小人,便蕃在中岁。
亚司河海秩,转牧江湖澨。
勿谓符竹轻,但觉涓尘细。
一麾尚云忝,十驾宜求税。
心息已如灰,迹牵且为赘。
忽捧天书委,将革海隅弊。
朝闻循诚节,夕饮蒙瘴疠。
义疾耻无勇,盗憎攻亦锐。
葵藿是倾心,豺狼何反噬。
履险甘所受,劳贤恧相曳。
揽辔但荒服,循陔便私第。
嘉庆始获申,恩华复相继。
无庸我先举,同事君犹滞。
当推奉使绩,且结拜亲契。
更延怀安旨,曾是虑危际。
善谋虽若兹,至理焉可替。
所仗有神道,况承明主惠。

(0)

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

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
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
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
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
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0)

叙怀二首

弱岁读群史,抗迹追古人。
被褐有怀玉,佩印从负薪。
志合岂兄弟,道行无贱贫。
孤根亦何赖,感激此为邻。
晚节从卑秩,岐路良非一。
既闻持两端,复见挟三术。
木瓜诚有报,玉楮论无实。
已矣直躬者,平生壮图失。
去去勿重陈,归来茹芝朮。

(0)

登荆州城望江二首

滔滔大江水,天地相终始。
经阅几世人,复叹谁家子。
东望何悠悠,西来昼夜流。
岁月既如此,为心那不愁。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