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正仲遗二物咏之.叠石》
《吴正仲遗二物咏之.叠石》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十片寒湖滑,千秋白浪根。

苍古崖色,叠叠苔痕

欲象巨鳌顶,俯当科斗盆

唯愁作险说,平地起昆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浪(bái làng)的意思:指海浪翻腾、波涛汹涌的景象。

苍古(cāng gǔ)的意思:苍古指的是古代的时代,也可以表示古老的时期或古迹。

苍苍(cāng cāng)的意思:苍翠茂盛、郁郁葱葱的样子

叠叠(dié dié)的意思:重复叠加、重叠层叠

斗盆(dòu pén)的意思:形容极为贫困,生活困苦。

科斗(kē dòu)的意思:形容人们争斗激烈,力量相当。

平地(píng dì)的意思:平地指的是没有任何障碍物或困难的地方,也可以指事情顺利进行或人处境安稳。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苔痕(tái hén)的意思:指在石头或墙壁上长出的青苔,比喻事物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留下的痕迹。

翻译
十片寒冷的湖泊闪烁着冰光,千年白浪深深扎根。
古老的崖壁颜色深沉,层层叠叠的老苔藓痕迹斑驳。
想要描绘出巨大的海龟背脊,低头却看见像北斗七星的浅盆。
只担心有人会说这是危险之地,然而平坦的土地上竟升起巍峨的昆仑山。
注释
十片:形容湖面之多。
寒湖:冰冷的湖泊。
滑:光滑如镜。
千秋:千年。
白浪根:深深的白浪根基。
苍苍:深青色。
古崖:古老的崖壁。
色:颜色。
叠叠:层层叠叠。
老苔痕:古老的苔藓痕迹。
欲象:想要描绘。
巨鳌:巨大的海龟。
顶:背脊。
科斗盆:像北斗七星形状的浅盆。
唯愁:只怕。
作险说:被说成危险。
平地:平坦的土地。
起昆崙:突然出现像昆仑山一样的高地。
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吴正仲遗二物咏之.叠石》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十片寒湖滑”,以十个形容词“寒”和“滑”生动描绘了石头表面的冷冽质感和水面的流畅,暗示其来历可能与水有关。接着,“千秋白浪根”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水的意象,仿佛石头曾是浪花沉淀的根基,历经岁月洗礼。

“苍苍古崖色”描绘石头古老的颜色,给人以沧桑感,而“叠叠老苔痕”则通过密集的青苔痕迹,展现出石头历经风雨的痕迹和时间的印记。诗人将石头比作“巨鳌顶”,象征其高大雄浑,又将其置于“科斗盆”之下,形成对比,凸显其巨大和周围环境的渺小。

最后两句“唯愁作险说,平地起昆崙”表达了诗人对石头形态的惊叹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他担心有人会误以为这样的石头出自险峻之地,实际上它却如同平地崛起的昆仑山,寓意着平凡中蕴含的不凡气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赞美了石头的自然之美和历史沉淀,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西蜀祖正道者还乡求颂

西川五十四军州,几个男儿会点头。

透得剑门关子过,不风流处也风流。

(0)

仰韩堂连守所作谢艮斋为之记取退之阳山县之诗以名盖先作读书林后为此州

在昔桃李县,而今松桂林。

是诚五马贵,足此万卷心。

有人梦得鹿,旦日果可寻。

斯文天地间,皎如月长临。

东海鳄噀怒,衡山云涨深。

精诚不可触,岂知鹤在阴。

树影陈燕几,松声杂瑶琴。

亦有牙鼓挝,不妨弦诵音。

俯仰道德意,祓除文字淫。

故家事业在,无使霜毛侵。

(0)

送潘文叔兼简李文授

趁得官闲且载书,隔墙时唤子云居。

公如碧树有秋意,渠亦清流临浊淤。

盖代勋庸诚有种,凿空道德竟何如。

寄声楚观沧茫外,璧月依然在太虚。

(0)

平江灵岩

山断湖光迸一川,老师角黍过年年。

春风步屧长尘静,只有钟鱼取次传。

(0)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九十五

五逆闻雷,曾参颜回。一粒豆子,爆出冷灰。

(0)

答刘安抚

毛锥子上通消息,争似亡言绝见知。

后夜一轮空界月,清光千里共依依。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