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端作柱,度汉可为梁。
《松》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行(fēng xíng)的意思:指某种风气或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流行、盛行。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闽中(mǐn zhōng)的意思:闽中是指福建省中部地区。
偏向(piān xiàng)的意思:倾向于某一方面,不公正地偏袒某一方。
擎天(qíng tiān)的意思:指能够承受、支撑天空的巨大力量或物体。
日光(rì guāng)的意思:指阳光,也用来形容事物明亮、光彩夺目。
天端(tiān duān)的意思:指极高的地位或地位最高的人。
远韵(yuǎn yùn)的意思:指声音遥远而悦耳动听。
真香(zhēn xiāng)的意思:形容物品或事物非常好,令人愉悦和满足。
中道(zhōng dào)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平衡和妥协的做法。
- 翻译
- 它像擎天柱般高耸,可以作为汉水上的桥梁。
不沾染尘世的污垢,永远沐浴在明亮的日光下。
风吹过时,它的韵味飘向远方;雨后散发出清新的香气。
特别偏向于通往闽中的道路,在炎热的夏日带来一丝清凉。
- 注释
- 擎天:形容极高、极壮的景象,这里比喻事物非常雄伟。
柱:建筑物中的支撑物,象征稳固和重要性。
汉: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河流,这里代指广阔的地域。
涴:玷污,污染。
皦日光:明亮的日光,形容纯净无暇。
风行:风吹动。
真香:自然的香气,可能指植物散发的香味。
闽中:福建省中部地区。
炎时:炎热的季节。
午凉:中午时分的清凉。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松》,作者是宋代诗人陈宓。诗中以松树为描绘对象,展现了松树坚韧不屈的形象和高尚的品质。"擎天端作柱,度汉可为梁",这两句赞美松树如同支撑天地的柱石,具有无比的稳固和力量,可以跨越江河,象征其高大挺拔和无所不能。"不受红尘涴,长依皦日光",表达了松树超凡脱俗,不被世俗污染,始终坚守光明的一面。
"风行扬远韵,雨过发真香",通过风雨的刻画,展现出松树在自然环境中坚韧的生命力,风雨过后散发出清新的香气,寓意其内在的高洁与坚韧。最后两句"偏向闽中道,炎时散午凉",则描绘了松树在炎热之地闽中,能为行人带来夏日的清凉,体现了其无私奉献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赞美和对坚韧精神的崇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