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不夜(bù yè)的意思:不停歇,不休息。形容持续不断,不分昼夜地进行。
不获(bù huò)的意思:不得到,没有收获
朝行(cháo xíng)的意思:早晨出门行走
腐肉(fǔ ròu)的意思:指腐烂的肉,比喻腐败堕落的人或事物。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激激(jī jī)的意思:形容非常激烈、强烈。
冥冥(míng míng)的意思:意味深长、神秘莫测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蒲苇(pú wěi)的意思:指人心志坚定,不受外界诱惑和干扰的意志力。
骑战(qí zhàn)的意思:指骑马作战,形容勇猛善战。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枭骑(xiāo qí)的意思:形容勇猛善战的骑兵。
战斗(zhàn dòu)的意思:百次战斗,百次胜利。形容战胜敌人的能力强大,战无不胜。
忠臣(zhōng chén)的意思:指忠于君主或国家,忠诚不渝的臣子。
筑室(zhù shì)的意思:建造房屋或建筑物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的残酷景象,通过对死亡和生存困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忠臣理念的思考。开篇“战城南。死郭北。”直接而强烈地展现了战乱的惨状,人们在城南城北相继倒下,死亡成为了常态。而“野死不葬乌可食。”则进一步突出了战争带来的无序与悲哀,连最基本的人性尊严——安葬都无法得到保证。
诗人通过“为我谓乌。且为客豪。”表达了对忠诚的呼唤和赞扬,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因为即便是忠臣良将,在乱世之中也难逃死亡的命运。这一点在“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中得到强化,生者面对死亡的无力感,连最亲的人也不得不逃离。
接下来的“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描绘了战场附近环境的荒凉与混乱,而“枭骑战斗死。驽马裴回鸣。”则展示了战争中士兵和战马的悲惨遭遇,他们在战斗中牺牲,连最后一丝尊严都无法保留。
随后,“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表达了一种无从选择的困惑与迷茫,面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死亡,无论是向南还是向北,都无处可逃。而“禾黍不获君何食。”则反映了战争导致的饥荒问题,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
结尾的“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正直之士的渴望和赞美,以及对他们英勇就义精神的怀念。而最后一句“朝行出攻。莫不夜归。”则暗示了一种宿命论,即战争永无休止,战斗者终日出征,夜晚又必须返回,这是一个无尽循环。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景象的刻画,以及对忠诚和生存困境的深刻反思,展示了古代士人面对战争时的复杂情感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