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浪淘沙.题牡丹》
《浪淘沙.题牡丹》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词  词牌: 浪淘沙令

春去有馀春。且付花神。天香满地不沾尘。

报道夜来新雨过,雨过还新。芳意佳人

谁写花真。碧云为盖草为茵。

刚道花王不信,疑是前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报道(bào dào)的意思:报道是指通过媒体或其他渠道传递消息、信息或事件的行为。也可以指媒体对事件进行报道的内容。

碧云(bì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晴朗的蓝天白云,形容景色美丽明朗。

不沾(bù zhān)的意思:不受某种影响,不与某物接触或关联

不信(bù xìn)的意思:不相信、怀疑

芳意(fāng yì)的意思:指美好的情意,善意的感情。

花王(huā w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衣着华丽、漂亮。

佳人(jiā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景色。

前身(qián shēn)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人的以前的形态、状态或身份。

天香(ti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香气扑鼻、香味浓郁。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云为(yún wéi)的意思:指事物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或掌握其发展趋势。

鉴赏

这首《浪淘沙·题牡丹》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以牡丹为主题,描绘了牡丹在春日里的美丽景象和其独特的魅力。

“春去有馀春”,春天虽然离去,但牡丹的美丽并未消逝,仿佛春天依然存在。“且付花神”,将牡丹之美寄托于花神,赋予其神秘而神圣的气息。“天香满地不沾尘”,牡丹散发出的香气弥漫大地,纯净而高雅,不染一丝尘埃。“报道夜来新雨过,雨过还新”,夜晚的雨水滋润了牡丹,使得其在雨后更加生机勃勃,焕然一新。

“芳意比佳人”,牡丹的芳香与美丽的女子相媲美,赞美了牡丹的高贵与迷人。“谁写花真”,询问谁能真正描绘出牡丹的真谛,表达了对牡丹之美的赞叹和对其难以言表之美的感慨。“碧云为盖草为茵”,以碧云作为牡丹的遮盖,以草地作为其铺垫,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非凡之处。“刚道花王谁不信,疑是前身”,直白地表达牡丹的地位如同花中之王,无人质疑,甚至怀疑其是否是前生的化身,进一步强化了牡丹的尊贵地位和独特魅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牡丹在春日里的美丽与魅力,以及其象征的高洁与尊贵,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之美的深情礼赞。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懊侬歌十四首·其七

我有一所欢,安在深阖里。

桐树不结花,何有得梧子。

(0)

上声歌八首·其八

春月暖何太,生裙迮罗袜。

暧暧日欲冥,从侬门前过。

(0)

上声歌八首·其二

郎作上声曲,柱促使弦哀。

譬如秋风急,触遇伤侬怀。

(0)

安帝义熙初童谣

官家养芦化成荻。芦生不止自成积。

(0)

拜宣武墓诗·其二

远念羡昔存,抚坟哀今亡。

(0)

分风为二,擘流为两。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