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奇台》
《奇台》全文
清 / 史善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远树千堆合,平沙万井开。

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台。

日落明驼走,风声驿骑来。

紫狐不易高阁徘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易(bù yì)的意思:不容易;困难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高阁(gāo gé)的意思:形容地位高,权力大,或者形容人远离尘嚣,生活清净。

明驼(míng tuó)的意思:指明显的痕迹或迹象。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平沙(píng shā)的意思:平坦的沙地,指事物平静无波澜,没有风浪。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上中(shàng zhōng)的意思:指居于中间或较高的位置;也指居于上层社会、地位较高的人。

万井(wàn jǐng)的意思:形容房屋众多,楼宇林立。

驿骑(yì qí)的意思:指驿站的骑兵,也泛指驿站的官吏,比喻传递消息或物品的使者。

中台(zhōng tái)的意思:指在两个对立的事物或观点之间起中间调和作用的人或事物。

紫狐(zǐ h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外貌美丽而狡诈。

南北套(nán běi tào)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互相套在一起,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辽阔壮丽的边塞景象。首联“远树千堆合,平沙万井开”以“远树”与“平沙”为背景,通过“千堆合”和“万井开”的描绘,展现出一幅广阔无垠、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接着,“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台”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山脉的连绵不绝与大地的广阔无垠相结合,仿佛是连接东西南北的桥梁,又似是沟通上下左右的纽带,展现了边塞之地的独特地理特征。

“日落明驼走,风声驿骑来”则将时间的流转与边塞生活的动态融合在一起。夕阳西下,驼队在大地上缓缓前行,而随着夜幕的降临,驿骑的马蹄声在风中回响,传递着远方的消息。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边塞的日常景象,也暗示了这里独特的交通方式和生活节奏。

最后,“紫狐求不易,高阁且徘徊”两句则可能暗含了对边塞生活的复杂情感和对某种难以获取之物的追求。紫狐,可能象征着珍贵而难以得到的事物;高阁,则可能是指居所或某种象征性的位置。徘徊,既表达了对这种事物的渴望,也可能蕴含了对边塞生活孤独与寂寞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生活状态以及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地区独有的风貌和人们在此环境下特有的心境,具有浓郁的边塞诗特色。

作者介绍

史善长
朝代:清

江苏吴江人,字仲文,亦作诵芬,一字赤崖。诸生。尝为名公幕宾,从毕沅最久。游踪及陕甘、山东、江西、两湖。曾经历湖广苗民起义。诗铿锵激楚,舒卷自如。又工词及骈文,善刻印及隶书。晚贫,佣书自给。有《秋树读书楼遗集》、《翡翠巢词》、《一谦四益阁文钞》。
猜你喜欢

西江月.咏芙蓉四首·其四霜中芙蓉

熻熠偏增淑态,晶荧直逼明姿。银缸高照最相宜。

撩得芳心难睡。影闪虚疑态去,光摇错认娇随。

中宵魂荡笑贪痴。枉被无情勾引。

(0)

九日宴集懋社十首·其六

云压松枝拂石窗,板桥头是读书堂。

风荷老叶萧条绿,露折寒英次第黄。

且醉尊前休怅望,不离名教可颠狂。

主人有酒欢今夕,玉碗盛来琥珀光。

(0)

醉翁亭

翼翼丘亭倚涧濆,亭前草树涧前云。

西南正据琅琊胜,今古难追六一文。

客散依然禽鸟乐,山空独有水泉闻。

苍头白发聊能醉,不是当时旧使君。

(0)

上巳

细柳新蒲遍水浔,流觞今喜盍朋簪。

野人那有红尘垢,也抱山阴祓禊心。

(0)

金瓶牡丹

宝架金瓶绝护持,折来应是最高枝。

画堂春色殷于锦,终不如前土种时。

(0)

山水图·其一

画师盘礴作笔势,写出江山数千里。

崔嵬绝巘如摩空,彷佛高岩起云气。

浮云开处见山骨,紫翠重重净如洗。

飞泉落涧听无声,幽谷含春如有意。

武陵此去疑不远,似有桃花出流水。

隔江依柳起凉风,高窗面此云山青。

客来相对坐忘倦,似说平生遁世情。

我观斯图重太息,清时谁肯终泉石。

桑弧蓬矢作男儿,竹帛千春照芳绩。

君不见当年伊尹耕有莘,憣然一出安斯民。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