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季夏即事》
《季夏即事》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六言诗  押[支]韵

红葵有雨长穗,青枣无风压枝

湿础人沾汗际,蒸林蝉烈号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shì
sòng / cháozhī

hóngkuíyǒuchángsuìqīngzǎofēngzhī

湿shīchǔrénzhānhànzhēnglínchánlièhàoshí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无风(wú fēng)的意思:形容没有风或者没有风势。

压枝(yā zhī)的意思:指控制、限制或压制某人的发展,使其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

翻译
红色的蜀葵在雨中生长出长长的穗子
青色的枣子无需风吹就压弯了树枝
注释
红葵:一种红色的植物,可能是蜀葵。
有雨:在下雨。
长穗:生长出长长的花穗。
青枣:青色的枣子。
无风:没有风。
压枝:压弯树枝。
湿础:潮湿的地基或地面。
人沾汗:人们感到汗水沾湿。
际:边缘,这里指地面上。
蒸林:湿润的树林,蒸腾的气氛。
蝉烈号:蝉大声鸣叫。
时:时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季夏时节的景象,通过对红葵和青枣的细节描写,展现出雨后的生动画面。"红葵有雨长穗",形象地写出了红葵在雨水滋润下生长茂盛,穗子饱满的情景;"青枣无风压枝"则描绘了青枣因果实累累而压弯枝头的场景,显示出夏季丰收的气息。

"湿础人沾汗际"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炎炎,连地面都因湿气而显得闷热,人们行走间汗水淋漓;"蒸林蝉烈号时"则通过蝉鸣来渲染环境的酷热,"蒸林"一词生动地刻画出树木在高温下蒸腾的景象,蝉鸣声"烈号"则表达了蝉在热浪中奋力嘶叫的烦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季的气候特征,既有自然景色的生动展现,也透露出诗人对季节变化的观察与感受。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送参政蔡思贤奉使西蜀

酌君白玉杯,赠君黄金鞭。

君当远行迈,听我歌短篇。

维蜀控西土,相去何绵绵。

铜梁倚白日,巫峡横青天。

周原开沃壤,万壑成奔川。

文翁昔领校,风俗为之迁。

武侯继秉国,纲纪乃秩然。

由来蜀故老,念之如在焉。

君今肃将命,礼义重所专。

冠盖宛相远,照耀江之边。

澄江上新鲤,碧树当离筵。

君行壮远别,慷慨薄云烟。

兹事信足美,高谊良可宣。

聊因写馀兴,浩歌秋风前。

(0)

题玄麓山八景·其二凤箫台

箫史去已远,朱鸟不下来。

幸有山头月,怜来入酒杯。

(0)

扬州慢

脱叶辞萤,凉波送雁,系船野岸疏林。

望重城静锁,听断续寒砧。

且随分江湖落拓,二分明月,闲到如今。

谩多情、红袖琵琶,弹破愁吟。

竹西旧馆,太荒寒休去登临。

纵画舫垂灯,朱栏唤酒,都是伤心。

我亦风流秦七,青楼远,有梦难寻。

剩隋堤杨柳,吴霜染得秋深。

(0)

清平乐七首·其七

倚栏凝伫,点点飞红雨。

欲减罗衣寒未去,寂寞朝朝暮暮。

桃源落日西斜,画桥平接金沙。

春水无风无浪,行人一棹天涯。

(0)

点绛唇八首·其八

一样春风,杜鹃催促莺留恋。

落华如剪,吹满闲庭院。南陌东城,到此芳情减。

朱门掩,双双归燕,怕有人愁见。

(0)

登来熏楼

绝顶南山上,斯楼亦壮哉!

群峰排戟立,一水抱城来。

地利虽云险,人心未可猜。

若非得良牧,剑阁也罹灾。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