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云续僧史,别位著吾师。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经 普 化 禅 师 影 院 唐 /贯 休 大 一 今 何 处 ,登 堂 似 昔 时 。曾 蒙 金 印 印 ,得 异 野 干 儿 。影 束 龙 神 在 ,门 荒 桐 竹 衰 。谁 云 续 僧 史 ,别 位 著 吾 师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一(dà yī)的意思:指年龄或资历较小的人。
登堂(dēng táng)的意思:指爬上高堂,表示得到重视或受到崇敬。
干儿(gān ér)的意思:指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但亲如亲生儿子的人。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金印(jīn yìn)的意思:指皇帝的印章,也泛指权力和地位。
龙神(lóng shén)的意思:指龙的神灵,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强大、威严。
僧史(sēng shǐ)的意思:指僧人的历史或僧人的事迹。
桐竹(tóng zhú)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深厚。
昔时(xī shí)的意思:昔时指过去的时候,表示与现在相对比的过去时光。
野干(yě gàn)的意思:指野外劳动,特指在田间地头干活。
- 注释
- 大一:此处可能指代过去的某一阶段或学府的一年级。
昔时:过去的时间,昔日。
金印:古代官员的印信,象征权力和荣誉。
野干儿:可能是比喻或特殊的弟子,有特别的意义。
龙神:可能象征尊贵或神秘力量。
桐竹:两种常见的庭院植物,代表环境或岁月的变迁。
僧史:僧侣的历史记录,可能指宗教文献。
吾师:指代诗中的老师,可能是实际的人物,也可能是精神导师。
- 翻译
- 大一的岁月如今在哪里,仿佛昔日登堂入室的情景。
曾经承蒙金印的荣耀,收养了奇特的野干儿。
龙神的影子笼罩着这里,门前的梧桐竹林已显凋零。
谁说要续写僧侣的历史,为我另立传记的是我的老师。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所作,名为《经普化禅师影院》。诗中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佛法传承的敬仰。
“大一今何处,登堂似昔时。”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时间流转、物是人非的情境。诗人站在禅院中,感受着岁月的变迁,心中涌现出往日在此地与师长们共度时光的情景。
“曾蒙金印印,得异野干儿。”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曾获得过某种权威的认可或赐予,这里的“金印”象征着皇家的权力,而“野干儿”可能指的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修养或是对禅学的独到理解。
“影束龙神在,门荒桐竹衰。”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荒凉的环境。这里的“影束龙神”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时间的静谧与空间的神秘,而“门荒桐竹衰”则表现出自然界的繁茂和人间的冷清。
“谁云续僧史,别位著吾师。”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佛教历史传承的尊重以及对师父的敬仰之情。诗人似乎在询问谁能继续记录那些僧侣们的故事,同时也在寻找与自己有渊源的师长。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既表达了诗人个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体现了他对佛法传承的重视和对禅学修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邬戴关中旅寓
文士皆求遇,今人谁至公。
灵台一寄宿,杨柳再春风。
更惜忘形友,频年失志同。
羽毛齐燕雀,心事阻鸳鸿。
留滞惭归养,飞鸣恨触笼。
橘怀乡梦里,书去客愁中。
残雪迷归雁,韶光弃断蓬。
吞悲问唐举,何路出屯蒙。
和刘七读书
夜雨深馆静,苦心黄卷前。
云阴留墨沼,萤影傍华编。
梦鸟富清藻,通经仍妙年。
何愁丹穴凤,不饮玉池泉。
投孟郊
月中有孤芳,天下聆薰风。
江南有高唱,海北初来通。
容飘清冷馀,自蕴襟抱中。
止息乃流溢,推寻却冥濛。
我知雪山子,谒彼偈句空。
必竟获所实,尔焉遂深衷。
录之孤灯前,犹恨百首终。
一吟动狂机,万疾辞顽躬。
生平面未交,永夕梦辄同。
叙诘谁君师,讵言无吾宗。
余求履其迹,君曰可但攻。
啜波肠易饱,揖险神难从。
前岁曾入洛,差池阻从龙。
萍家复从赵,云思长萦萦。
嵩海每可诣,长途追再穷。
愿倾肺肠事,尽入焦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