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怀 洞 庭 唐 /齐 己 忆 过 巴 陵 岁 ,无 人 问 去 留 。中 宵 满 湖 月 ,独 自 在 僧 楼 。渔 父 真 闲 唱 ,灵 均 是 谩 愁 。今 来 欲 长 往 ,谁 借 木 兰 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陵(bā líng)的意思:指人事物的特征或状态与巴陵地区相似,形容相对荒凉、贫瘠或落后。
长往(cháng wǎng)的意思:长时间地往某个方向前进或前往某个地方。
独自(dú zì)的意思:单独、孤独地。
今来(jīn lái)的意思:指现在、近来的时候。
兰舟(lán zhōu)的意思:形容文采出众、才情高雅的人。
灵均(líng jūn)的意思:灵巧聪明,才智出众。
木兰(mù lán)的意思:指女子扮男装或女子代替男子去从军的事情。
去留(qù liú)的意思:指离开或留下的选择。
僧楼(sēng lóu)的意思:指寺庙或僧人居住的楼阁。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木兰舟(mù lán zhōu)的意思:指以木兰花为装饰的船只,比喻美丽的女子。
- 注释
- 忆过:回忆过去经过。
巴陵:地名,位于湖南北部,这里代指诗人曾经游历的地方。
岁:时间,这里指过去的时光。
无人:没有人。
问去留:询问我要走还是要留。
中宵:半夜时分。
满湖月:整个湖面都被月光覆盖。
独自:单独,一个人。
僧楼:寺庙中的楼阁。
渔父:渔夫,捕鱼的人。
真闲唱:真正悠闲地唱歌,表示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灵均:屈原的字,这里代指屈原。
谩愁:无尽的忧愁,这里指屈原常怀忧国忧民之情。
今来:现在,如今。
欲长往:想要长久地离开。
谁借:谁能借给。
木兰舟:用木兰树所造的船,常用于诗词中象征舟楫或泛指小船。
- 翻译
- 回忆经过巴陵的时光,没有人询问我是去是留。
半夜时分,湖面上洒满明亮的月光,我独自一人在寺庙的楼阁上。
渔夫的歌声真是悠然自得,而屈原却满怀无尽的忧愁。
现在我想长久地离开这里,谁能借我一艘木兰舟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头“忆过巴陵岁,无人问去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在巴陵居住时光的回忆,那时候似乎无忧无虑,没有人关心他是否留下或离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诗人当时的心境,可能是寂寞或独立。
“中宵满湖月,独自在僧楼”则描绘了一幅夜景图。诗人在深夜时分,独自一人坐在僧楼之上,欣赏着湖面上的明月。这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渔父真闲唱,灵均是谩愁”中,“渔父”指的是渔民,而“真闲唱”则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不加修饰的歌唱。这种歌唱可能来自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受,也许是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灵均是谩愁”则透露出诗人的某种忧愁,这些忧愁或许是诗人对于现实无法如愿以偿所致。
最后,“今来欲长往,谁借木兰舟”表达了诗人想要继续前行,可能是要离开目前的居住地,但是“谁借木兰舟”则显示出一种无奈和困惑,似乎在寻找能够帮助自己继续旅程的工具或途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心境。同时,它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某种忧愁和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