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楚天(chǔ tiān)的意思:指楚国的天子,也泛指君主或统治者。
寒更(hán gēng)的意思:指在夜晚时分读书学习。也泛指夜晚时分做事、努力工作。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江蓠(jiāng lí)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姿态优美如莲花。
夔子(kuí zǐ)的意思:指忠诚、忠贞不渝的人。
落后(luò hòu)的意思:指相对于其他人或事物而言,发展、进步、水平等方面处于较低或滞后状态。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屈原(qū yuán)的意思:指受到冤屈、委屈或遭遇不公正待遇。
滩响(tān xiǎng)的意思:形容声音响亮而悦耳。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士禛的《秭归夜泊》描绘了一幅秋夜长江边的景象。首句“江水茫茫去”,展现了江面宽阔,水流浩渺,给人以深远之感。次句“西风感鬓丝”则借西风暗示时光流逝,引发诗人对自身年华老去的感慨。
接着,“峡深夔子国,月上屈原祠”,诗人将视线转向两岸,夔子国的峡谷幽深,而屈原祠在月光下显得庄重而神秘,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屈原这位伟大诗人的敬仰和怀旧之情。
“滩响夜方急,猿声寒更悲”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滩水冲击声与凄凉的猿鸣交织,增添了诗境的悲凉与孤寂。最后,“楚天摇落后,何处采江蓠”,诗人感叹秋天的到来,江蓠这种植物象征高洁,诗人却不知何处能觅得,寓含了对理想和高洁品格的追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江水、西风、月色、滩声、猿鸣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感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沉思,展现了清人王士禛的诗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