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展墓归哀感》
《展墓归哀感》全文
明 / 陶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岁时瞻拜伤神回首中庭泪满巾。

斯道未闻缘底事,直惭温饱负吾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伤神(shāng shén)的意思:指事情繁杂、困扰人心,使人感到疲劳和焦虑。

岁时(suì shí)的意思:指一年的季节和时节。

温饱(wēn bǎo)的意思:指生活温暖而且饱满,不再为温饱而担忧。形容生活富裕,不再为生计而奔波。

缘底(yuán dǐ)的意思:指两人因为缘分浅薄而无法成为真正的朋友或伴侣。

瞻拜(zhān bài)的意思:虔诚地仰望、崇拜

中庭(zhōng tíng)的意思:指院子中央的庭院,也可引申为指某个地方的核心或中心。

鉴赏

这首诗《展墓归哀感》是明代诗人陶益所作,通过其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首句“岁时瞻拜倍伤神”,开篇即点明了诗人每逢特定时节前往墓地祭拜时内心的沉重与悲伤。这里的“瞻拜”不仅指实际的祭拜行为,更蕴含着对已故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倍伤神”三字则直接表达了这种情感的强烈程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悲痛与哀愁。

接着,“回首中庭泪满巾”一句,诗人将思绪从墓地拉回家中,以“中庭”作为过渡,暗示了对家庭生活的回忆与反思。在这一瞬间,诗人仿佛看到了往日与亲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对逝者的怀念,还有对过去幸福生活的追忆。泪水满巾,不仅表现了诗人情感的激荡,也象征着对失去亲人的无尽哀悼。

后两句“斯道未闻缘底事,直惭温饱负吾亲”,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与对亲人的责任。他自问为何未能在生前更好地理解或实践某种道理(斯道),以至于在亲人去世后才意识到自己的疏忽与不足。这不仅是对自身未能尽孝的自责,也是对未能让亲人感到满足与骄傲的愧疚。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未能给予亲人更多关爱与陪伴的遗憾,以及对未能使亲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的内疚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自我反省,体现了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中的深情与内省精神。

作者介绍
陶益

陶益
朝代:明

陶益(一五二○?—一六○○?),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猜你喜欢

即事三绝·其三

绕屋扶疏竹树清,飞飞燕雀共生成。

贫家自笑无金弹,数树枇杷总不生。

(0)

偶成绝句二首奉怀宋齐彦学士田师孟省郎·其二

乍可望尘迎使者,何堪㩀案箠疲民。

济南虽有如渑酒,准拟愁中过一春。

(0)

简王搏霄乞芙蓉杏

杏花枝上红千叶,偏得春饶恼杀人。

早与折来供一醉,东风如此恐成尘。

(0)

次韵本斋先生即事

重揽衣裘敝更宽,徂年欲莫气先寒。

雨中百草难为绿,霜后黄花尚耐看。

千古清真耆旧传,半生辛苦腐儒冠。

便应筑室山阿去,嘉与斯人赋考槃。

(0)

孔吏部

孔吏部,不乐居朝当有故。

(0)

自河南入关所经皆秦汉旧迹车中无事因仿香山新乐府体率成十章·其三贾谊墓

西京执戟郎,绿鬓忽已皓。

太宗爱老臣乃少,武皇爱少臣复老。

坐令人惜贾洛阳,怀奇亦不值武皇。

灌婴周勃哙伍耳,是老秃翁何足详。

长沙西来对宣室,汉皇才高殊自失。

固知尚鬼由楚人,因从楚来询鬼神。

鬼神之言亦陈戒,汉廷惟生识成败。

君不见,微吟贾生赋,车过洛阳界,坟荒无人碑已坏。

纷纷何况里中儿,我亦少年先下拜。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