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流急易转,溪竹暗难开。
近楼俄已失,前洲忽复回。
石岸生寒藓,沈根渍水苔。
这首诗描绘了曲涧的幽静与动态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流的急转、竹林的深邃、以及自然界的微妙变化。通过“近楼俄已失,前洲忽复回”,巧妙地表现了视线在景物间流转的瞬间感受,体现了空间的流动与转换。而“石岸生寒藓,沈根渍水苔”则将静态的景致与生命的活力融合,寒藓与水苔的生长,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循环。最后,“菱舟失道去,归凫迷径来”以动衬静,菱舟的迷失与归凫的迷茫,进一步丰富了意境,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寒绡素壁,露华浓、群玉峰峦如洗。
明镜池开秋水净,冷浸一天空翠。
荷芸波生,菰蒲风动,惊起鱼龙戏。
山河影里,十分光照人世。
谁似老子痴顽,胡床欹坐,自引壶觞醉。
醉里悲歌歌未彻,屋角乌飞星坠。
对影三人,停杯一问,谁解骑鲸意。
玉京何处,翠楼空锁十二。
江天雨霁,正露荷擎翠,风槐摇绿。
试问秦楼今夜里,愁到阑干几曲。
笑捻黄花,重题红叶,无奈归期促。
暮云千里,桂华初绽寒玉。
有谁伴我凄凉,除非分付与,杯中醽醁。
水本无情山又远,回首烟波云木。
梦绕西园,魂飞南浦,自古情难足。
旧游何处,落霞空映孤鹜。
麒麟图画,貂蝉冠冕,青毡自属元勋。
绿野旧游,平泉雅咏,霞舒烟卷朝昏。
风月小阳春。
照玳筵珠履,公子王孙。
雪度嵩高,影横伊水庆生申。
早梅长醉芳尊。
况中兴盛际,宥密宗臣。
琳馆奉祠,金瓯覆字,和羹妙手还新。
光射紫微垣。
看五云朝斗,千载逢辰。
开取八荒寿域,一气转洪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