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五十五》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融合了自然与哲学的深邃意境。首句“衍就波提十万偈”,以“波提”象征佛法的广大无边,暗示诗人对佛法的深入研究和领悟,仿佛在波涛中汲取了无数的智慧之语。次句“偶拈花笑脱言诠”,借用佛家“拈花微笑”的典故,表达了一种超越语言的领悟,即通过直观体验而非言语解释来理解真理。这种“脱言诠”的境界,强调了直觉和内在体验的重要性。
接着,“法华寺里刚留种”,进一步深化了对佛法的理解和实践,暗示诗人不仅在理论上有所领悟,更是在生活中践行佛法,如同在法华寺中播种,期待智慧的果实生长。最后,“来自牟尼忉利天”,引用佛教中的概念,将诗人置于一个超凡脱俗的位置,暗示其精神境界达到了接近佛陀的高度,充满了对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独到见解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同时也体现了清末文人对于自我修养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华山
我家远在南海头,朝夕相见惟罗浮。
等闲采药逢云母,几度寻真到石楼。
客路俄经华阴县,太华三峰望中现。
不见花开玉井莲,空看泉泻冰崖练。
闻道希夷睡正酣,满山松桂锁云岚。
欲访神仙问丹诀,云深无处觅鸾骖。
过赤壁
楼橹炎烟旧事非,留题孤壁月斜时。
周郎慷慨空横槊,如此江山不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