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俗龛》
《题俗龛》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亦自堆残卷何曾一室空。

文殊过问弥勒也难同。

客长疑病,教儿未觉穷。

只愁深夜后,冻杀蠹书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卷(cán juàn)的意思:指书籍、文稿等因经年累月的保存而破损、残缺不全的样子。

蠹书(dù shū)的意思:指书籍受到虫蛀,比喻书籍没有人读或被忽视。

过问(guò wèn)的意思:关心、关注、关怀别人的事情或情况。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客长(kè cháng)的意思:指客人的年纪比主人要长。

弥勒(mí lè)的意思:指人心宽大,慈悲为怀。

深夜(shē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沉时刻,通常指夜晚较晚的时间段。

书虫(shū chóng)的意思:指热爱阅读、专心致志于学习的人。

文殊(wén shū)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学,也指人的头脑聪明。

疑病(yí bìng)的意思:指人疑神疑鬼,自己感到生病,却没有实际的病症。

蠹书虫(dù shū chóng)的意思:指喜欢读书、热爱学习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和尚居住的简陋环境与内心的宁静。首句“亦自堆残卷”,写出了和尚的书籍堆积如山,暗示了其对学问的追求和热爱。接着“何曾一室空”一句,转折巧妙,看似矛盾,实则表达了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和尚的心灵世界依然丰富充实。

“文殊或过问,弥勒也难同。”文殊菩萨和弥勒菩萨是佛教中的重要人物,分别代表智慧和慈悲。这两句诗通过假设文殊和弥勒来访,却难以找到共同话题,形象地展现了和尚独特的精神世界,与常人不同,与佛学的高深境界相契合。

“畏客长疑病,教儿未觉穷。”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和尚的生活状态。他担心客人来访时自己身体不适,显得有些多虑;教育孩子时,却并未感到贫困的困扰,体现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最后,“只愁深夜后,冻杀蠹书虫。”这句话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夜晚的忧虑,担心深夜后书籍上的蛀虫会因寒冷而死亡,实际上是在借物喻人,暗示了他对知识的珍视和对学问传承的担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和尚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忆上杭旧游·其四

寻碑亲拜左丞坟,谱牒都成史阙文。

七百年来遗老尽,更无人说旧参军。

(0)

登八角楼

九峰雨歇澹浮烟,楼俯孤城列嶂前。

临水客停青雀舫,倚阑鸟度白云天。

囊中谁拾金光草,帘外长飞玉乳泉。

龙伏寒潭馀剑气,清光夜耿斗牛边。

(0)

嘉平月十九日寄怀竹庄观察

一剑光寒山外山,半空星挂斗牛閒。

江分九派东南去,云在双孤大小间。

风雪更番传岁暮,梅花消息动乡关。

石钟曾有髯翁记,可为参寥选韵还。

(0)

秋湖泛月歌

疏星落落银河空,纤云碧宇盘秋容。

湖光月光一气化,双舻呕轧摇烟中。

莹然一镜玻璃豁,千山倒涌千芙蓉。

中流照影影溶漾,心胆魂魄都玲珑。

两鬓幽兰花怒放,露华微浸芳磬浓。

萤点晦明水纹逗,柳阴淡荡风力慵。

晚荷夜香转清绝,天香傥共飘璇穹。

微尘大千界远隔,清气卅六天应通。

珊珊顿欲翥仙骨,广寒即此疑仙宫。

独惜冷泉亭咫尺,隔山未得洄溯从。

不然乘兴遂幽讨,梯云直上飞来峰。

秋心上诉嫦娥下,携我入月凌罡风。

却从月中看湖月,定如玉泉一掬青濛濛。

(0)

咏庭中树示儿

昔看芽茁土,枝干忽轮囷。

春鸟安巢稳,秋儿化羽新。

扶疏深得地,盘结岂因人。

坐见风烟长,清阴盖四邻。

(0)

玄冥

北户乃墐,凝阴冱寒。两仪混一,雨雪漫漫。

何以御穷,修其旨蓄。草木既胎,蛰虫咸伏。

无视无听,以还纯朴。百尔君子,宜谨嗜欲。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