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种柳河畔的静谧画面。"种柳城南河水边",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柳树生长在城南河边的场景,河水潺潺,柳树青翠,仿佛与水波共舞。"青枝拂地尽含烟",进一步描绘了柳条垂地,轻柔如烟,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诗意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想象柳丝若能长达千尺,似乎能牵动着远方的"荡子船",表达了对柳树深情的寄托和对游子的思念之情。这种联想富有浪漫色彩,寓意着无论人去船远,柳丝始终牵挂着家乡和亲人。
整体来看,刘崧的这首诗以柳树为载体,寄寓了深厚的情感,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歌的婉约之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某曩在遂宁尝赋木犀云茂树幽花兀老苍不随众卉入词场虎头点点开金粟犀首累累佩印章明月上时疑白傅清风度处看黄香人才生世元如此不为无人不肯芳今十数年矣偶忆前作未免儿戏用韵再赋呈诸友
洞烟溪月楚山苍,万木辞林稼涤场。
老桂挟秋清入骨,明河倚树烂成章。
城隅静女閒逾美,泽畔累臣晚更香。
若数秋花饶此品,未容陶菊逞孤芳。
采藤行
君不见四明山下寒无粮,九月种麦五月尝。
一春辛苦无别业,日日采藤行远冈。
山深无虎行不畏,老少分山若相避。
忽然遇藤随意斫,手触藤花落如猬。
藤多力困一颦呻,对面闻声不见人。
日昃将来各休息,妻儿懒拂灶中尘。
须臾叩门来海贾,大藤换粮论斛数。
小藤输市亦值钱,籴得官粳甜胜乳。
明朝满意作晨炊,饱饭入山须晚归。
南村种麦空早熟,逐日扃门忍饥哭。
左绵山中多青松风俗贱之止供樵爨之用郡斋僧刹不见一本余过而太息辄讽通守晋伯移植佳处使人知为可贵东川距绵百里馀入境遂不复有晋伯因以为惠沿流而来至此皆活作诗述谢并代简师道史君
越王楼下种成行,濯濯分来一苇杭。
偃盖可须千岁干,封条已傲九秋霜。
含风便有笙竽韵,带雨偏垂玉露光。
免作爨烟茅屋底,华轩自在拂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