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禅 诗 唐 /皎 然 万 法 出 无 门 ,纷 纷 使 智 昏 。徒 称 谁 氏 子 ,独 立 天 地 元 。实 际 且 何 有 ,物 先 安 可 存 。须 知 不 动 念 ,照 出 万 重 源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动念(dòng niàn)的意思:指内心起了变化或产生了某种念头。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何有(hé yǒu)的意思:没有什么,没有的事
实际(shí jì)的意思:真实存在的,实际上的
谁氏(shuí shì)的意思:指不知名的人,泛指任何人。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万法(wàn fǎ)的意思:指法律、规章制度等各种法则和条文。
无门(wú mén)的意思:没有门路,没有出路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智昏(zhì hūn)的意思:指因聪明过度而导致糊涂、迷失明智。
重源(zhòng yuán)的意思:指恢复失去的资源或重新获取失去的机会。
- 注释
- 万法:万物的法则规律。
无门:没有固定出处或起源。
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
智昏:智慧使用不当导致的困惑。
徒称:空洞地宣称。
谁氏子:指不确定的家族后裔,泛指一般人。
独立:独自站立,不依赖他人。
天地元:天地的本原,宇宙的根本。
实际:真实的状况或本质。
且何有:究竟是否存在。
物先:事物之前或事物的预设状态。
安可存:怎能存在。
须知:必须知道。
不动念:心念静止,没有杂念。
照出:洞察、照亮。
万重源:万物的多重源头,深层次的本质。
- 翻译
- 万物法则非出自一门,繁杂智慧反使人迷惑。
空自称是某家之子,独自立于世界本原之上。
真实情况究竟何在,事物怎能预先存在。
需知心念不动之时,方能洞察万物的根本源头。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它蕴含着深厚的佛学思想和禅宗哲理。诗中“万法出无门,纷纷使智昏”两句,表达了万物皆从虚空无门之处生出,但世间纷繁复杂的事情常令人心智迷乱,使人难以明辨是非。
接着的“徒称谁氏子,独立天地元”,诗人自问自答,虽然被人称作某家之子,但自己的内心却如同独立于天地之间的根本,不为世俗所动摇。这里体现了禅宗中“我本来面目”的理念,即每个人都应寻求自己本源的纯净和自由。
“实际且何有,物先安可存”两句,则是在探讨宇宙万物的真实与存在状态。诗人认为在这纷扰的世界中,真正的存在是稀少的,而事物之所以能被保存下来,是因为它们本身就具备了某种平和安稳的品质。
最后,“须知不动念,照出万重源”则是诗人对修行者的告诫。意思是要深刻理解内心不起波澜的重要性,当心念不动时,才能照亮无尽的生命之源。这也反映了禅宗中“静坐观心”、“明心见性”的修炼方法。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宇宙万物本质的探讨和内在智慧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对于禅学真理的深刻领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平等会.本名相思会继古韵
信口便胡轰,不管无腔调。
畅我情怀歌舞,一任人笑。还童返老。志在无忧恼。
向妙处,下功搜,细勘校。琼浆恣饮,元气充来饱。
锻炼神丹,无大无小。胎仙养就,捧出灵芝草。
便自炫,这番儿,道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