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感 古 唐 /司 马 扎 九 折 无 停 波 ,三 光 如 转 烛 。玄 珠 人 不 识 ,徒 爱 燕 赵 玉 。祖 龙 已 深 惑 ,汉 氏 远 徇 欲 。骊 山 与 茂 陵 ,相 对 秋 草 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草绿(cǎo lǜ)的意思:形容植物或景色的颜色非常绿,非常鲜艳。
汉氏(hàn shì)的意思:指古代汉族的人或事物。
骊山(lí shān)的意思:骊山指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山,也用来比喻高大、峻峭的山峰。
茂陵(mào líng)的意思:指人的才华、品德等在一定领域内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示。
三光(sān guāng)的意思:指三种光亮,即日光、月光和灯光。比喻亮光四射,明亮辉煌。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玄珠(xuán zhū)的意思:比喻非常珍贵的东西或人才。
燕赵(yān zhào)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两个国家,燕国和赵国,也用来形容国家的边疆。
赵玉(zhào yù)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
转烛(zhuǎn zhú)的意思: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
祖龙(zǔ lóng)的意思:祖龙指的是祖先的龙,比喻非常伟大、威严的人物或事物。
- 注释
- 九折:形容黄河弯弯曲曲,变化多端。
三光:指日、月、星,象征天地自然之光。
玄珠:比喻稀世珍宝,这里指智慧或真理。
燕赵玉:燕赵地区的美玉,象征世俗的珍玩。
祖龙:指秦始皇,因其自号始皇帝,有龙的象征。
汉氏:指汉朝皇室。
徇欲:追求欲望,沉溺于享乐。
骊山:秦始皇陵所在地。
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
- 翻译
- 黄河曲折无尽,波涛汹涌不息。
人们不识珍贵的黑珍珠,只爱燕赵之地的美玉。
秦始皇已被权欲深深迷惑,汉朝也远行追求欲望。
骊山和茂陵遥遥相对,如今只有秋草青绿。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马扎的《感古》。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和敬仰,以及对当下世事无常的感慨。
"九折无停波" 和 "三光如转烛" 两句,以水波不息和夜空星辰的流转,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这里,“九折”可能指的是河流多次曲折的样子,而“三光”则是指日、月、星,即宇宙中的主要光源,它们的运行仿佛烛光摇曳,给人以无常之感。
"玄珠人不识,徒爱燕赵玉" 两句中,“玄珠”象征珍贵和纯净,而“燕赵玉”则是指美好的事物。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往往不能辨别真正的宝贵之物,只是一味追求表面的华丽。
接下来的"祖龙已深惑,汉氏远徇欲" 两句,“祖龙”暗指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他们的智慧和作为已经深不可测。而“汉氏”则是指汉朝,其统治时期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辉煌时期。这里,“已深惑”和“远徇欲”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英雄时代的怀念,以及对当下权力欲望无止境扩张的感慨。
最后,"骊山与茂陵,相对秋草绿" 两句描绘了一种历史遗迹之间的和谐共存之景象。骊山和茂陵都是汉朝皇帝的陵墓,它们在秋天的草丛中相互对望,显得格外宁静和諧。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心中对于永恒与平静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英雄辈出的感慨,以及对于真正价值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