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相和歌辞.倢伃怨》
《相和歌辞.倢伃怨》全文
唐 / 王沈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

长信梨花暗欲栖,应门上籥草萋萋

春风吹花乱扑户,班倢车声不至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至(bù zhì)的意思:不到最坏的地步;不会达到那种程度

长信(cháng xìn)的意思:长时间的信任或长期的信赖。

吹花(chuī huā)的意思:指吹走花朵,比喻一切都毁灭殆尽。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梨花(lí huā)的意思:梨花是指梨树开花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门上(mén shàng)的意思:指人的身份、地位或职务在某方面得到认可或提升。

萋萋(qī qī)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繁荣的样子。

应门(yìng mén)的意思:应门指的是应对门户之外的事物,表示应对外界变化和挑战。

翻译
长信宫中的梨花默默想要栖息,宫门上的锁孔被荒草遮盖得一片凄凉。
春风卷起花朵纷乱拍打着门户,班婕妤的车马声不再响起,只有鸟儿的啼鸣。
注释
长信:汉代宫殿名,这里代指冷宫。
梨花:梨树的花,常用来象征美人或春天的美景。
应门:正对着的门,这里特指宫门。
上籥:门锁的孔眼,代指门锁,暗示久未开启。
草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荒凉无人打理。
春风吹花:春风中飘散的花瓣。
扑户:拍打、碰撞门户,形容花落之多。
班倢:班婕妤,西汉女诗人,这里泛指宫廷中的女子。
车声不至:车马声不再传来,暗示人已不在或失宠。
啼:鸟鸣声,也隐含哀伤之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梨花、长信宫门前草木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长信梨花暗欲栖"中的"长信"指的是长信宫,是唐代皇帝的后宫之一,而"梨花暗欲栖"则是说春天里,梨花盛开,但却在无人处静悄悄地生长,没有人来欣赏。"应门上籥草萋萋"表明宫门前的草木茂密而杂乱,这种景象增添了一份荒凉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春风吹花乱扑户,班倢车声不至啼"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感觉。春风轻拂,使得梨花纷飞,但这些美好的场景却被隔绝在宫墙内,没有人来欣赏,只有偶尔传来的远方的车轮声音,却也只是微弱而又遥远。

整首诗通过对长信宫春日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因孤独而生的哀怨之情。诗中的意象和氛围营造出一种隔绝与寂寞的感觉,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王沈
朝代:唐

玄宗天宝前人。生平无考。其诗曾收入李康成《玉台后集》。事迹见《盛唐诗纪》卷一〇七。《全唐诗》存诗1首。
猜你喜欢

长尾雨山招游天满宫金阁寺遂至岚山

雨山君子人,垂老愈岂弟。

交期四十年,白首见不易。

我如介之推,从亡齿徒隶。

惟君戒勿馁,亟起追天意。

平生不计功,聊欲正其义。

斯民诡自圣,与我久遐弃。

伤哉礼先亡,存者蛇与彘。

意行且纵语,林水忽深邃。

岚山何陡绝,仰睇若难至。

山楼坐临溪,微雨转荫翳。

借君杯中物,一酹填胸气。

栖迟指碧流,吾亦从此逝。

(0)

吕秋樵遗墨

方我壮年时,友朋数零落。

零落何太蚤,使我老寂寞。

精爽在我心,酣嬉故如昨。

我存彼岂亡,不翅九原作。

秋樵去我久,遗翰犹绰约。

季子真象贤,风骨见澹泊。

栖栖人间世,无地著哀乐。

过隙聊自豪,一洗怀抱恶。

(0)

送高子益应晋帅之辟并忆啸农梦旦·其四

三高如麟凤,子益尤有为。

流俗不能憾,何曾背时宜。

德星出太原,可辟魅与魑。

晋帅甚爱民,毋乃天相之。

善国来取法,行为王者师。

脱能尽其才,岂异得一夔。

(0)

小姑谣

小姑失母年十五,大嫂育之嫂如母。

小姑急嫁嫁蛮郎,双鬟私插金钗股。

大嫂泣血告小姑,尔祖仪同父上柱。

如何世阀不对当,失身去作蛮郎妇。

汝贪蛮妇多金银,宁嫁华郎守贱贫。

蛮郎金多不到老,华人虽窭终吾身。

小姑不听大嫂戒,蛮郎战没羊罗寨。

五丁一夜发郿坞,官籍黄金官估卖。

小姑还家嫂怒嗔,弃置弃置同市门。

嫁衣重绣金织孙,今年又嫁乌将军。

(0)

和答张原相见寄·其二

危坐思君到五更,江山东望不胜情。

云连仙阙音书远,竹绕幽居梦寐清。

山木生凉风汹涌,天河无浪月峥嵘。

相期蚤献金门策,莫向林泉老此生。

(0)

对镜词

莲壶漏转铜龙泣,露压香尘玉阶湿。

欲理残妆唤镜来,恰在石榴花下立。

犀梳未整宝钗偏,绿鬟娇?芙蓉烟。

孤鸾飞入月中去,离愁脉脉空婵娟。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