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过济宁》
《重过济宁》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闾井皆临闸,郊原四望平。

横峰连岱岳分水向彭城。

笳鼓千骑舟车两京

沿洄未能住,俱是重王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岱岳(dài yuè)的意思:岱岳是指中国的五岳之一,泛指高山,也可用来形容人的高尚品质或卓越才能。

分水(fēn shuǐ)的意思:指分道扬镳,分离道别的意思。

笳鼓(jiā gǔ)的意思:指喧闹、热闹的场面。

郊原(jiāo yuán)的意思:指郊外的原野,比喻远离尘嚣,环境幽静。

两京(liǎng jīng)的意思:两京是指北京和南京这两个历史上的重要都城。

闾井(lǘ jǐng)的意思:指一个地方人口众多,繁荣昌盛的景象。

千骑(qiān jì)的意思:指千人骑马的队伍,也用来形容人数众多的队伍。

四望(sì wàng)的意思:四处观察,四方面都看得很清楚。

王程(wáng chéng)的意思:指事情或计划的进展和结果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比喻事情已经进行到了最后一步。

沿洄(yán huí)的意思:沿着水流漂流,比喻随波逐流,没有主见或没有能力独立思考、行动。

舟车(zhōu chē)的意思:指旅途中所需要的船和车,泛指出行的交通工具。

鉴赏

此诗描绘了济宁地区的壮丽景色与繁忙景象。首句“闾井皆临闸,郊原四望平”描绘了济宁地区水网密布,闸口众多,广阔的郊原在平视中一览无余的景象。接着“横峰连岱岳,分水向彭城”两句,以远眺之姿,展现了山峦连绵,仿佛与泰山相连,水流四散,流向彭城的壮观画面。接下来“笳鼓屯千骑,舟车会两京”描绘了军乐声声,千骑并行,舟车汇聚于两京的宏大场面,体现了军事与交通的繁荣。最后“沿洄未能住,俱是重王程”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地区重要性的感慨,即使在游历中也难以停下脚步,因为这里对于国家的治理至关重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明代济宁地区的自然风光与社会活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这一地区战略地位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王伯扬所藏赵昌花四首·其三芙蓉

清飙已拂林,积水渐收潦。

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

坐看池莲尽,独伴霜菊槁。

幽姿强一笑,暮景迫摧倒。

凄凉似贫女,嫁晚惊衰早。

谁写少年容,樵人剑南老。

(0)

次韵段缝见赠

季子东周负郭田,须知力穑是家传。

细思种薤五十本,大胜取禾三百廛。

若得与君连北巷,故应终老忘西川。

短衣匹马非吾事,只拟关门不问天。

(0)

同年程筠德林求先坟二诗·其一思成堂

宰树连山谷,祠堂照路隅。

养松无触鹿,助祭有驯乌。

归梦先寒食,儿啼到白须。

遥知邻里化,醉叟道争扶。

(0)

游惠山,并叙·其二

薄云不遮山,疏雨不湿人。

萧萧松径滑,策策芒鞋新。

嘉我二三子,皎然无淄磷。

胜游岂殊昔,清句仍绝尘。

吊古泣旧史,疾谗歌《小旻》。

哀哉扶风子,难与巢、许邻。

(0)

次韵李邦直感旧

驺骑传呼出跨坊,簿书填委入充堂。

谁教按部如何武,只许清尊对孟光。

婉娩有时来入梦,温柔何日听还乡。

酸寒病守尤堪笑,千步空馀仆射场。

(0)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十九过溪亭

身轻步稳去忘归,四柱亭前野彴微。

忽悟过溪还一笑,水禽惊落翠毛衣。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