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四十六》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四十六》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秋深碧草尚如丝,薄有霜华木叶知。

开尽雁来红几日,炎天未是雁来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草(bì cǎo)的意思:形容草地绿得非常鲜艳。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秋深(qiū shēn)的意思:指秋天已经深入,天气转凉,秋意渐浓。

霜华(shuāng huá)的意思:形容寒冷的气候下,植物叶面上结霜的景象。

雁来(yàn lái)的意思:指消息传来或人来访。

炎天(yán tiān)的意思:非常炎热的夏天

雁来红(yàn lái hóng)的意思:形容秋天来临时,红叶飘落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季节更替的韵律。

首句“秋深碧草尚如丝”,诗人以“如丝”形容深秋的草地,既突出了草色的深沉与绵延不绝,又暗示了秋天的凉意和大地的静谧。这里的“碧草”与“秋深”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静美而又略带萧瑟的秋日风光。

次句“薄有霜华木叶知”,进一步描绘了秋霜初降的情景。霜华虽轻,却能被树叶感知,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自然界中微妙的联系,也暗示了秋天的寒冷逐渐加深。通过“薄有”二字,诗人巧妙地表现了霜的轻盈与稀疏,同时也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

第三句“开尽雁来红几日”,转而关注南飞的大雁。在诗人眼中,雁群的到来标志着秋天的深入,同时也预示着冬季的临近。这里的“开尽”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雁群迁徙的壮观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

最后一句“炎天未是雁来时”,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对夏日炎热的回忆与对秋日凉爽的向往。诗人将炎夏与雁来时进行对比,强调了秋天的凉爽与舒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季节变换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秋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季节更替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洞察力和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对雨看晚唐柳中庸江行诗戏和遣兴

黄芦满汀洲,白雁投江渚。

何处远归人,征帆带飞雨。

(0)

送平江伯孙南还

将军孙子雪冰清,文武才高著令名。

北上远承严侍训,南还深念倚门情。

雨晴紫陌骅骝健,风暖官河画鹢轻。

悬想长□明到日,春生阀阅倍光荣。

(0)

送太守易公之四川

粉署才华属老成,喜膺荐剡寄专城。

锦衣新自鹓行去,昏盖遥从鸟道行。

柳岸莺啼凉雨霁,槐庭花落午阴清。

政馀莫忘同年好,时寄新吟?别情。

(0)

送人之肇州

奏最才看觐玉京,南还又喜沐恩荣。

马嘶官道槐风爽,棹过通津暑雨晴。

万里瘴云连象郡,一江烟浪接羊城。

行旌明到香山下,竹马悬知次第迎。

(0)

挽吏部洪主事

漠漠愁云结暮阴,清霄惊见少微沉。

徵书无复来闽峤,德望空嗟蔼士林。

瘴海月明孤鹤怨,鳌峰霜冷断猿吟。

贤郎与我同年客,执绋无由思不禁。

(0)

椿萱堂为宁波傅光熹赋

堂北幽萱晚自芳,庭前椿树更苍苍。

阴联几席班衣润,色浸杯圈寿酒香。

绿叶晓涵春雨暗,黄花晴度午风凉。

入窗弘敞承颜处,应是双亲鬓未霜。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