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其四王昭君》
《咏史·其四王昭君》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呼韩骨冷复雕陶,夜夜穹庐朔月高。

为问琵琶弦底话,得无一语诉腥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得无(dé wú)的意思:没有不...的

呼韩(hū hán)的意思:指呼唤韩信,比喻重用人才。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穹庐(qióng lú)的意思:穹庐是指高大宏伟的房屋,也比喻宏伟壮丽的建筑物。

朔月(shuò yuè)的意思:朔月指的是农历月初,月亮刚刚出现的时候。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刚刚开始或刚刚出现的状态。

腥臊(xīng sāo)的意思:形容气味难闻、令人不快。

夜夜(yè yè)的意思:夜晚连续的每一个晚上。

注释
呼韩: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这里指匈奴。
骨冷:形容遗骨已朽,只剩骨骼。
雕陶:雕刻和陶制的装饰,可能指墓葬中的陪葬品。
穹庐:北方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象征草原生活。
朔月:农历每月初一的月亮,象征北方的寒冷和荒凉。
弦底话:琵琶声中隐藏的故事或情感。
得无:岂非,难道不是。
腥臊:血腥和污秽,这里可能暗指战争的残酷。
翻译
呼韩的遗骨已冰冷,又经雕刻和陶制的装饰。
每晚在寒冷的穹庐之下,抬头看见明亮的北方之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四》,以王昭君出塞的历史事件为题材,通过描绘呼韩邪单于的陵墓和寒冷的夜晚,以及对琵琶声中可能蕴含的思乡之情的询问,表达了对王昭君命运的同情和对边疆生活的感慨。"呼韩骨冷复雕陶"暗示了匈奴人的生活环境艰苦,"夜夜穹庐朔月高"则渲染了边塞的辽阔与寂寥。诗人通过"为问琵琶弦底话,得无一语诉腥臊"这两句,暗示了王昭君在异域可能遭受的屈辱和思乡之情,同时也暗含对历史不公的质疑。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赠顾子馀

山楼帘卷黄鹂雨,江店樽开白雁天。

不向春风佳日醉,直教孤负此华年。

(0)

次官雪眉刺史韵

投老归丘壑,竹中门懒开。

岚光扫不去,云影拂还来。

花发蜂争蜜,斋馀鸟下台。

层岩怀故旧,日上两三回。

(0)

赠赤公五首·其一

几年辽海自依依,华表惊添一鹤飞。

瓶钵已非形更瘦,须眉犹在事多违。

长边无地容行脚,尽日徼天幸掩扉。

韎韐未裁磨衲破,梦中还著老莱衣。

(0)

臷庵

落叶平坡外,骑牛古寺还。

一回风雨过,几幅米家山。

(0)

过惠阳花隐洲

曲曲林亭澹澹春,水声花影四无邻。

明年石上寻鸿爪,谁识玄都旧道人。

(0)

送慎言弟还武陵并寄子靖南宫昆季

弱冠相逢志激昂,即今重晤鬓俱苍。

侧身天地容鸠杖,弹指光阴老雁行。

数日言旋期太短,一尊道故话偏长。

西还寄语诸昆弟,诗酒情耽较昔狂。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