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元罢灯》
《上元罢灯》全文
宋 / 韩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灯夕萧索朝家恤殣灾。

民心无奈郁,春意有谁开。

明月舒云懒,游人怯漏回。

堪嗤愚太守,独欲上熙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家(cháo jiā)的意思:指朝廷、政府或官方机构。

春意(chūn yì)的意思:春天的气息或意味。

灯夕(dēng xī)的意思:指夜晚的时候,灯火已经点燃,表示夜晚已经深了。

民心(mín xīn)的意思:指人民的心意、民众的情感。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无奈(wú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可奈何的心情或境地。

萧索(xiāo suǒ)的意思:形容寂寞冷落、凄凉无人的景象。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元宵节(上元节)因恤悯饥民而取消灯火盛况的情景,流露出对当时社会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与忧虑。

首联“灯夕何萧索,朝家恤殣灾”,开篇点题,以“萧索”二字形容取消灯火后的冷清景象,暗示了朝廷对饥荒的关注与应对行动,体现了官府在面对民众疾苦时的责任感。

颔联“民心无奈郁,春意有谁开”,承上启下,表达了民众内心的压抑与无奈,以及在困境中对春天生机的渴望却无人能解的悲哀。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百姓生活的艰难与希望的缺失。

颈联“明月舒云懒,游人怯漏回”,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亮被云层遮挡,仿佛懒于展现其光芒,游人们害怕夜深露重而不敢轻易返回。这一联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喻了社会氛围的沉闷与人们的谨慎心理。

尾联“堪嗤愚太守,独欲上熙台”,以讽刺的口吻批评了一位过于急躁或不明情况的太守,他独自前往熙台(可能指官府处理政务的地方),似乎没有考虑到民众的实际需要和当前的社会状况。这一句既是对个别官员行为的批评,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如何妥善处理社会问题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宋代社会在特定时期面临的民生问题,以及诗人对此的深切关注和忧虑之情。

作者介绍
韩琦

韩琦
朝代:宋   字:稚圭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生辰:1008—1075年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夜读

展卷坐深宵,竹阴趁清暇。

引人书味长,佳境如啖蔗。

女伴幸不来,憧扰片时谢。

罗纨向夕挥,放我凉风借。

妙理耐钻研,闺房当书舍。

创获珍珠船,宝贵真无价。

蛩吟豆花篱,萤堕蔷薇架。

月解窥读来,玲珑穿树罅。

(0)

老犍坡

山径崔嵬不易行,扶摇直上午风轻。

巩关西望河千里,一抹烟云绝顶生。

(0)

由灵隐至韬光

几重精舍掩荆扉,一径苍苔上翠微。

饥鼠惯从松上窜,幽禽时向竹间飞。

雪翻小瀑潜通笕,云共残花半拂衣。

清绝不知人世事,夕阳如水澹忘归。

(0)

留别荆南女子吴秀英·其一

携手同游几度春,《骊歌》一曲暗伤神。

濒行相嘱还相慰,始识将离意倍亲。

(0)

和宋白玉蟾弹琴诗韵·其二

黯黯秋云里,森森修竹间。

化机人不识,飞雁落空山。

(0)

西泠閒咏

澄江回抱古城斜,一片烟云接永嘉。

为爱好山聊住足,偶依高树便成家。

湖光潋滟侵行笈,竹影参差带落花。

闻道故人将卜隐,短衣双挽鹿门车。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