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湖边的一幕热闹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在湖边欢聚一堂的欢乐气氛。
“金作飞龙照水寒”,开篇以“金作飞龙”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湖面上波光粼粼、金光闪烁的景象,仿佛一条金色的巨龙在水中游动,给寒冷的水面增添了几分温暖与生机。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暗示了节日或庆典的氛围。
“千人齐唱万人欢”,接着描述了众人聚集在湖边,共同歌唱,欢乐之声响彻云霄。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千人”与“万人”相对比,强调了参与者的众多和欢乐情绪的广泛传播,营造出一种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
“朝来试切银丝脍”,转而描写了一种美食的制作过程。清晨,人们开始准备一道名为“银丝脍”的菜肴,这道菜通常由细如银丝的食材制成,经过精心烹饪后,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添了生活的气息,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美食带来的满足感。
“怪道池鱼胆尽乾”,最后以一句幽默的反问收尾,意指因为人们的欢声笑语和美食的诱惑,连湖中的鱼儿都感到胆战心惊,仿佛被欢乐的气氛所感染。这句话既是对前文欢乐场景的总结,也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和谐、欢乐生活的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人们在东湖边欢聚一堂、共享美食、共度佳节的美好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让人感受到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曲歌辞.远别离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
尧舜当之亦禅禹。
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或云:尧幽囚,舜野死。
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
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
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
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题故僧影堂
香消云锁旧僧家,僧刹残形半壁斜。
日暮松烟寒漠漠,秋风吹破纸莲花。
七老会诗
垂丝今日幸同筵,朱紫居身是大年。
赏景尚知心未退,吟诗犹觉力完全。
闲庭饮酒当三月,在席挥毫象七贤。
山茗煮时秋雾碧,玉杯斟处彩霞鲜。
临阶花笑如歌妓,傍竹松声当管弦。
虽未学穷生死诀,人间岂不是神仙。
秋晚题湖城驿池上亭
秋次池上馆,林塘照南荣。
尘衣纷未解,幽思浩已盈。
风莲坠故萼,露菊含晚英。
恨为一夕客,愁听晨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