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蝙蝠(biān fú)的意思:比喻两面三刀、见风使舵的人。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飞鸣(fēi míng)的意思:指鸟儿飞翔时发出的鸣声,形容欢快、喜悦的心情。
里长(lǐ cháng)的意思:指村庄或社区中的负责人,也可泛指地方官员。
眠卧(mián wò)的意思:指睡觉、休息。
庆贺(qìng hè)的意思:庆祝和祝贺。
日中(rì zhōng)的意思:指白天的时间,也可以用来表示事物发展的中间阶段。
夜里(yè lǐ)的意思:指夜晚的时间段。
自喜(zì xǐ)的意思:自我陶醉,自得其乐
- 鉴赏
这首诗以一只老鼠化为蝙蝠的经历为线索,巧妙地探讨了生存之道和心态转变的主题。通过对比老鼠与蝙蝠的生活状态,诗人展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的“一鼠变蝙蝠,群鼠相庆贺”描绘了一只老鼠在经历某种变化后,不仅获得了飞翔的能力,还因此摆脱了被猫捕食的威胁,这一转变让周围的同类感到欢欣鼓舞。这反映了在自然界中,生存策略的改变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机遇。
接着,“飞鸣觉身轻,自喜脱猫祸”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化带来的自由感和喜悦。蝙蝠的飞翔能力使它能够避开地面的危险,尤其是猫的捕食,这不仅是一种生存技能的体现,更是一种心理上的解脱和自我肯定。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以一种讽刺的口吻,通过“日中不见物,夜里长忍饿”的描述,揭示了蝙蝠在白天无法觅食的困境。这表明,看似自由的生活方式背后,也可能隐藏着新的挑战和牺牲。
最后,“不如做鼠时,窟里饱眠卧”则表达了对过去简单而稳定生活的怀念。尽管老鼠在地面生活面临猫的威胁,但至少在夜晚可以安心觅食,享受相对稳定的生存状态。这句诗暗示了人们对于安全感和舒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追求自由所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牺牲进行了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老鼠与蝙蝠的生活状态,探讨了自由与安全、变化与适应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人类对于稳定与变化的内心纠结。它以寓言的形式,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深入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螳螂捕蝉诗
鸣蜩善择木,木美叶敷腴。
国于美荫中,自庆无他虞。
螳螂伺其便,欲进复趑趄。
怒臂俄一施,捕取如囚拘。
委身膏利吻,性命才须臾。
均之细微物,一何强弱殊。
蜩乎汝无识,自知其过欤。
物在宇宙间,谨默乃安居。
今汝独聒聒,昼夜长喧呼。
汝闹力不足,彼静智有馀。
胜负从此决,谁谓汝非辜。
螳螂既得意,自谓真良图。
那知仅一饱,燕鹊已窥觎。
出尔反乎尔,胡能独全躯。
乃知祸与福,不系巧与愚。
哓哓固不免,默默复何如。
置之不足道,燕坐观厥初。
题玉泉溪
红叶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