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禁(bù jīn)的意思: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金兰(jīn lán)的意思:形容兄弟情深,友谊深厚。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九京(jiǔ jīng)的意思:指九个京城,泛指大城市或繁华地区。
可作(kě zuò)的意思:能够胜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才能或本领。
联辔(lián pèi)的意思:指联合起来共同努力,协力前进。
拟人(nǐ rén)的意思:将非生物或抽象事物赋予人的形象,使其具有人的特征和行为。
人龙(rén lóng)的意思:人们像龙一样排成长队。形容人群有序排列、纷纷有序。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少文(shǎo wén)的意思:指人文知识匮乏,缺少文化修养。
生刍(shēng chú)的意思:
亦作“ 生蒭 ”。1.鲜草。《诗·小雅·白驹》:“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陈奂 传疏:“芻所以萎白驹,託言礼所以养贤人。”鲜草可养白驹。后因用作礼贤敬贤之典。《西京杂记》卷五:“夫人无幽显,道在则为尊,虽生蒭之贱也,不能脱落君子,故赠君生蒭一束。” 宋 黄庭坚 《迎醇甫夫妇》诗:“策马得行休更秣,已令童稚割生芻。”
(2).指贤人;贤能。 南朝 宋 鲍照 《从过旧宫》诗:“空费行苇德,採束谢生芻。” 南朝 梁 吴均 《赠周兴嗣》诗之一:“愿持 江 南蕙,以赠生芻人。”
(3).指代《诗·小雅·白驹》,以寄寓思友、思贤之心。 唐 权德舆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断金挥丽藻,比玉咏生芻。” 唐 李群玉 《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沉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第》诗:“停觴一摇笔,聊寄生芻吟。” 明 何景明 《酬赠王德征》诗:“皎皎空谷驹,生芻劳我心。”
(4).《后汉书·徐穉传》:“ 郭林宗 有母忧, 穉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后因以称吊祭的礼物。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生芻一束,泣血三年,不踰圣人之礼,能行大夫之孝。”《宋史·文苑传三·路振》:“生芻致祭,弊帷成礼。瘞尔崇冈,全尔具体。” 明 张煌言 《挽大宗伯吴峦穉先生》诗:“趋朝当日称先达,惆悵生芻何处投。”石渠(shí qú)的意思:指行走时脚下的小溪流水声,比喻言辞或文章的流畅自然。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玉树(yù shù)的意思:指品质高尚、才华出众的人或事物。
- 鉴赏
这首挽诗以哀悼逝者为主题,情感深沉,文笔细腻。诗人通过“东风联辔杏花旁”这一景象,描绘出春日里生机勃勃的景象,暗喻逝者与生者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春风般温暖,又如杏花般美丽。接下来,“几载金兰道谊长”一句,直接点明了逝者与生者之间长久而深厚的友谊,如同金兰之交一般珍贵。
“共拟人龙终作瑞,宁知玉树不禁霜”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逝者比作人龙,预示着他的离去如同星辰陨落,是人间的一大损失;同时,也将逝者的家族比作玉树,暗示其家族的高贵与美好,却无法抵挡时间的无情,表达了对逝者命运的无奈和惋惜。
“生刍万里怀封鬣,落月三更满屋梁”这两句,通过“生刍”(生草)和“封鬣”(逝者的头发)的意象,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之情,即使相隔万里,思念之情依旧如影随形;“落月三更满屋梁”则描绘了一幅深夜月光洒满房间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哀伤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对逝者的怀念。
最后,“惆怅九京无可作,石渠今日少文章”两句,表达了对逝者才华的追忆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九京,古代传说中的地下宫殿,这里借指逝者安息之地;石渠,则可能是指古代藏书之处,暗示逝者生前的文学成就。这两句既是对逝者才华的肯定,也是对逝者离世后留下的遗憾和对文化传承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前友谊、才华以及离世后留下的情感空白的描绘,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哀悼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