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秋夕》
《采桑子.秋夕》全文
清 / 俞庆曾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西风猛撼疏窗梦,窗外铃声。

铃外蛩声,并作新秋一夜听。

枕函低映罗帱月,香是前身

烟是前因,人倚熏炉夙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蛩声(qióng shēng)的意思:指孤寂无助的声音,形容人在困境中无人相助的悲凉情境。

罗帱(luó chóu)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互相帮助、共同度过难关。

前因(qián yīn)的意思:指事情发生的原因或导致结果的因素。

前身(qián shēn)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人的以前的形态、状态或身份。

夙生(sù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从小就具备了某种特质或能力。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新秋(xīn qiū)的意思:新秋指的是秋天刚开始的时候,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开始阶段或者初期。

熏炉(xūn lú)的意思:比喻学问或技艺的传授和研究的地方。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枕函(zhěn hán)的意思:指枕头上有书卷,形容人勤奋学习。

作新(zuò xīn)的意思:指改变旧的、陈旧的事物,创造出新的、有活力的事物。

鉴赏

这首《采桑子·秋夕》由清代诗人俞庆曾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

首先,“西风猛撼疏窗梦”,开篇即以“西风”点明季节为秋,且“猛撼”二字生动地表现了秋风之猛烈,仿佛要打破主人公的梦境,引出一个充满秋意的夜晚。接着,“窗外铃声”与“铃外蛩声”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两声交织,如同自然界的低语,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并作新秋一夜听”,将这两种声音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听的秋夜图景,让人在聆听中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

“枕函低映罗帱月,香是前身。烟是前因,人倚熏炉悟夙生。”这一段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月光透过罗帐,映照在枕旁,香烟缭绕,似乎承载着过往的记忆和故事。倚靠在熏炉旁的人,在这静谧的夜晚,或许在冥想,或许在回忆,感悟着生命中的种种前因后果,以及那些早已逝去的时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夜场景,既有自然界的美妙和谐,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引发对生命、时间以及过往经历的思考。

作者介绍

俞庆曾
朝代:清

俞庆曾,字吉初,号琴愔,德清人。上元光绪戊子举人宗舜年继室。有《绣墨轩遗稿》。
猜你喜欢

和北吴歌·其十二

连窝驿枕卫河隈,乘传何堪前站催。

白米江鱼随处有,麦黄水涨送船来。

(0)

晓起

残月晨光认未明,薰炉贴被晓烟清。

因贪好梦常思睡,任带馀酣懒解酲。

觉半犹嫌惊帐蝶,起来预拟听林莺。

恐虚客约看花早,欹枕呼童问雨晴。

(0)

署中有柳状颇类松予深有意焉因为赋之·其一

物应有别植,那可望而知。

元带霜冰气,宁矜烟雨姿。

离奇翻自贵,攀折转堪疑。

多韵兼存骨,相收或在兹。

(0)

夜坐偶成

晓来雪飞残,逗漏梅花信。

向夜晚风轻,敲动疏篁韵。

引月沁空庭,一幅冰绡润。

稍嫌松影繁,映处生薄晕。

起坐静焚香,香销烟未烬。

四顾万籁冥,何处响隐隐。

细听或钟声,悽咽乍远近。

此际饶深情,向谁与答问。

(0)

归兴·其二

无端归兴拟陶潜,计日清华俸亦廉。

未卜山妻堪并食,先教稚子解抽簪。

三年似爽还山约,一事真成避世嫌。

今古乾坤何处了,旧时风月寄缃缣。

(0)

答?弟书

三径行吟独倚栏,一春鱼雁报平安。

人逢四十馀生半,病返林皋晚节难。

自昔孔门方鼓瑟,不闻曾点更弹冠。

东周出处西周梦,都付浮云过杏坛。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