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议移法云兰》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朱 朝 议 移 法 云 兰 宋 /王 安 石 幽 兰 有 佳 气 ,千 载 閟 山 阿 。不 出 阿 兰 若 ,岂 遭 乾 闼 婆 。
- 注释
- 幽兰:指兰花,因其生长在幽深之处而得名。
佳气:美好的气息或灵秀之气。
千载:千年。
閟:隐藏,封闭。
山阿:山的凹处,山谷。
阿兰若:梵语,意为寂静、远离尘世的地方。
乾闼婆:印度神话中的飞天神,象征美丽和音乐。
- 翻译
- 幽静的兰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历经千年隐藏在山间深谷。
如果它不离开这寂静的兰若之地,怎么会遇到美丽的乾闼婆神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题为《移法云兰》。诗中“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两句,通过描绘兰花的清雅与高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之美好和追求的赞赏。兰花在中国文化中历来象征着高尚的情操和脱俗的品格,诗人借此抒写个人的情怀和精神追求。
“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闼婆”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喧嚣与自己的理想之间可能发生冲突的担忧。这里的“不出”意味着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纯净,不为世俗所动摇。“阿兰若”指的是佛教中的清净之地,暗示诗人希望在尘世中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而“岂遭乾闼婆”则是担心如果不能自守,可能会陷入世俗的纷争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高洁与纯净的向往,以及面对复杂社会时保持个性与理想的困难和挑战。王安石作为北宋重要的改革家,其个人情操与政治理念在这首诗中得到了美妙的体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