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杂诗·其二》
《山中杂诗·其二》全文
宋 / 程炎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昆崙初凿破,大巧夺天真

竹锁三更月,桃酣几度春。

山空闻鹤唳,溪远卜鸥邻。

为拂留题石,松摇露滴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鹤唳(hè lì)的意思:形容鸟类因恐惧而发出的尖厉叫声,比喻人处于极度恐惧或惊慌失措的状态。

留题(liú tí)的意思:留题指的是在文稿、书信、字画等上面留下题词或题字。

露滴(lù dī)的意思:形容露水滴落的样子,比喻事物显露出来的迹象或征兆。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天真(tiān zhēn)的意思:形容人心地纯洁,不加掩饰,不存心机。

鉴赏

这首宋朝程炎子的《山中杂诗(其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山居图景。首句"昆崙初凿破"以夸张手法,暗示了山势的险峻和开辟的艰辛,展现出大自然的雄浑与人工的巧妙结合。接下来的"大巧夺天真"进一步赞美了山中环境的天然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竹锁三更月"描绘了深夜竹林中月光斑驳的景象,静谧而神秘,"桃酣几度春"则通过桃花盛开,暗示了时光流转和季节的更迭。这两句寓言了诗人在此处生活的宁静与岁月的流逝。

"山空闻鹤唳,溪远卜鸥邻"写出了山中的空旷与寂静,只有鹤鸣声回荡,溪流远方鸥鸟相伴,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最后两句"为拂留题石,松摇露滴身"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热爱,愿意在石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任由松枝上的露水打湿衣衫,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恬静与诗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翻译
昆仑山初次被开凿,大自然的巧妙被人类超越。
竹林在三更时分静锁月色,桃花醉了多少个春天。
山中空旷只闻鹤鸣声,溪流远方鸥鸟相伴为邻。
我为这片美景拂去石上的题字,松树随风摇曳,露水洒落身上。
注释
昆崙:指代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西方神山。
大巧:极大的巧妙,这里指人类的技艺。
天真:自然的原始状态,未经雕琢的美。
竹锁:竹林遮挡。
三更月:深夜的月亮。
桃酣:桃花盛开,比喻春意浓烈。
鹤唳:鹤的叫声。
卜鸥邻:鸥鸟作为邻居,象征清幽的环境。
拂:擦拭。
留题石:在石头上题字留念。
露滴身:露水打湿身体,形容环境清新。
作者介绍

程炎子
朝代:宋

程炎子,字清臣,理宗时宣城(今安徽宣州)人。未仕。有《玉塘烟水集》,已佚。仅《江湖后集》收诗十六首。事见《江湖后集》卷一四。今录诗十七首。
猜你喜欢

题村舍壁

柔风十里日曈眬,雨后陂塘野水通。

两岸柳烟笼晓绿,数枝桃露滴春红。

明知钟鼎众皆羡,到了山林味不同。

田父殷勤邀我坐,一盂白饭一盂菘。

(0)

送曹深叟之越

几时重握手,未可便轻离。

路指千岩去,程宽一月期。

扪萝窥禹穴,剥藓读曹碑。

必自兰亭过,方当春暮时。

(0)

赠萧高士

槃涧老龙埋骨久,交游得尔最知心。

诗摹海屿天风景,琴弄仙台玉笥音。

畴昔羽衣曾过我,只今石鼎又联吟。

丹成若欲归山去,恐被人间有物侵。

(0)

挽竹湖李端明·其二

淡似香山老,臞于涑水翁。

政须将及子,心孰不为公。

后进师清俭,前旒誉直空。

墓陵手所筑,过者式高风。

(0)

饯用晦侄南安令·其二

作邑无他法,精神在拊摩。

吏肥民必瘦,酒少饭宜多。

宁拙催科考,须知于蔿歌。

莫将还债看,好事易蹉跎。

(0)

诇斛峰李纯父右司

衰拙新来领建安,郡斋夜梦绕馀干。

东都得尔名节重,西贼闻之心胆寒。

海内四贤尚家食,闽中一叟愧空餐。

幔亭仙掌文盟在,好与伯舆来共看。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