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荐坤仪正,纶颁帝泽宽。
投锤终显寇,丸胆旧师韩。
人去梨花冷,堂空燕子闲。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钟芳所作的《又挽母》。诗中以哀婉之笔,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与悼念之情。
首联“豆荐坤仪正,纶颁帝泽宽”以豆喻母亲,坤仪代表大地,暗示母亲如同大地般养育万物,帝泽则象征帝王的恩泽,表达出母亲的慈爱如同帝王般广被。这两句既赞美了母亲的伟大,也寄托了对母亲逝世的哀思。
颔联“投锤终显寇,丸胆旧师韩”运用典故,以“投锤”和“丸胆”比喻母亲在生前的辛勤付出和对子女的教诲,通过“显寇”和“旧师韩”(韩愈)的对比,表达了母亲虽未显赫于世,但其教诲如同韩愈般深沉而宝贵,对子女的影响深远。
颈联“人去梨花冷,堂空燕子闲”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梨花凋零,燕子不再忙碌,象征着母亲离世后家中的冷清与寂静,进一步渲染了悲痛的氛围。
尾联“韶华不相待,挥涕几时乾”直抒胸臆,韶华易逝,时间无情,泪水何时能干,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无法挽回母亲生命的无奈与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与哀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
系酒船、夜入古江楼,浑莫辨西东。
叹从前眼底,一丁不识,四海曾空。
老去休休莫莫,谁识旧元龙。
尚解被襟去,赋大王雄。
回首演仙高处,问赤松无恙,舍子何从。
便不然学稼,犹有相牛翁。
小婆娑、东家故舍,也著侬、四下二之中。
芗州外溪风山月,鸥鹭盟同。
愁满关山,又吹得、芦花雪深。
西楼外、天低水涌,龙挟秋吟。
回首人间无此曲,数峰江上落余音。
似断云、飞絮两悠悠,何处寻。
江南路,晴又阴,声韵改,泪盈襟。
自中郎去后,羽泛商沈。
牛背斜阳添别恨,鸾胶秋月续琴心。
待醉骑、黄鹤度苍寒,霜满林。
只道空烟,又疑流水,依依却是行云。
了然相对,又是梦纷纭。
半面春风图画,黄金在、难铸昭君。
溪桥断,梅花晴雪,端的白三分。
真真。
难唤醒,三年抽藕,织得榴裙。
甚徘徊窥镜,交翼鸾文。
一片飞花来去,并刀快、翦取晴纹。
无情处,分明著眼,强半带春醺。
梅妆堪点额,觉残雪、未全消。
忽春递南枝,小窗明透,渐褪寒骄。
天公似怜人意,便挽回、和气做元宵。
大守公家事了,何妨银烛高烧。
旋开铁锁粲星桥。
快灯市、客相邀。
且同乐时平,唱弹弦索,对舞纤腰。
传柑记陪佳宴,待说来、须更换金貂。
只恐出关人早,鸡鸣又报趣朝。